本報記者 方凌晨
近日,一系列重磅政策頻出,釋放積極信號。受此影響,A股一連多日上漲,市場各方情緒高漲。記者從私募排排網獲悉,國慶節(jié)即將來臨,65.82%的私募機構建議重倉或滿倉持股過節(jié),同時,近七成私募機構看好節(jié)后行情。
作為資本市場的專業(yè)機構投資者,私募機構積極發(fā)揮市場參與者功能,不斷更新迭代投資策略和產品設計,提升自身投研能力,在促進資源優(yōu)化配置和豐富市場多樣性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同時也為資本市場提供了重要的穩(wěn)定資金來源。
站在當下時點,多家百億元級私募機構紛紛發(fā)聲認為,從目前市場具備的特征來看,看好A股中長期投資價值。同時,受訪機構風險偏好提升,成長股受到關注。
私募資金“埋伏”加倉
記者注意到,在此輪股市上漲行情開啟之前,就有不少私募機構左側布局。私募排排網最新數據顯示,截至9月13日,股票私募倉位指數為79.24%,較前一周回升0.65%。其中,57.12%的股票私募倉位在80%以上,31.84%的股票私募倉位處于50%至80%(不含)倉位區(qū)間。
在高倉位的背后,不同規(guī)模的股票私募多數選擇了加倉,管理規(guī)模在20億元到50億元以及5億元以下的股票私募的倉位均創(chuàng)出今年以來新高,分別達82.76%、83.34%。
排排網財富研究員卜益力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們認為,一些私募機構能在此輪上漲行情啟動前加倉,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私募機構作為專業(yè)投資者,相對會更加理性和專業(yè),通常會根據市場周期性特征和均值回歸規(guī)律進行投資。同時,私募機構也會通過自身的專業(yè)能力對行情進行判斷,前期市場持續(xù)波動,當前市場投資機會大于風險,因此私募機構傾向于選擇逐步加倉。另一方面,有些私募基金遵循逆向投資理念,因此往往會在市場低迷時進行左側布局。”
除了倉位調整,部分私募機構在市場低迷時積極自購,也為迎接上漲行情埋下了資金伏筆。據記者梳理,截至9月29日,今年以來一共有9家私募機構發(fā)布過逾20次自購公告,合計自購金額4.87億元。其中百億元級私募機構為自購主力,海南希瓦、進化論資產、幻方量化3家百億元級私募機構合計自購金額達3.74億元,在全部自購總額中占比達76.80%。
股市向上動能強
站在當下,多家百億元級私募機構也對A股市場走勢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在受訪機構看來,政策提振疊加市場估值向上修復的內生動能引發(fā)了此輪行情。目前A股具備較好的中長期投資性價比。
星石投資副總經理、首席策略投資官方磊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政策公布前,A股整體處于偏低估狀態(tài),市場本身就存在估值向上修復的內生動能,此次政策則成為了明確的觸發(fā)因素。本輪政策積極回應了市場關切,因此對市場政策預期、經濟預期和股市情緒都形成了較大程度的提振。”
在中歐瑞博看來,近期一系列重磅會議專門針對地產和股市——居民財富沉淀最多的兩個領域進行部署,在該領域發(fā)力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對于A股市場未來走勢,進化論資產創(chuàng)始人、首席投資官王一平日前發(fā)布月度策略觀察稱:“我們此前多次強調了中國資產的高賠率,隨著本次政策組合拳的出臺,高賠率且有概率的時刻已經到來。無論是縱向對比歷史,還是橫向對比資產類別,當下都是中國股市可遇而不可求的買點。”
“目前國證A指的ERP(股權風險溢價)指數處于4%左右的偏高位置,顯示A股仍有不錯的中長期性價比,情緒端的修復可能繼續(xù)帶動股市表現。從季度層面上看,我們持續(xù)關注新增政策、政策落地效果以及國內經濟動能變化,國內基本面的變化才是股市中長期走勢的核心因素。”方磊表示。
成長股受關注
隨著市場環(huán)境發(fā)生變化,投資者的風險偏好也在逐漸改善,投資風向、投資機會相應隨之轉移,成長股成為受訪機構未來重點關注的投資領域。
中歐瑞博認為,因為近期重磅會議的利好疊加前期跌幅明顯,導致股票普漲,但普漲可能短期維持,后續(xù)大概率會分化。由于目前面臨三季報公布期,因此會圍繞三季報的情況進行優(yōu)化調倉。
“當下我們將倉位提升至了較高區(qū)間,整體從過往的偏重價值轉向偏重優(yōu)質成長。”中歐瑞博表示,結構上除了繼續(xù)看好互聯網、高股息等價值類資產外,同時布局景氣度上行的部分細分領域成長股。對于景氣度處于極低位置并且估值極低的周期性行業(yè)也高度關注,并積極尋找優(yōu)秀個股。
方磊表示:“整體來看,市場情緒修復推動權益類資產估值修復,市場價格正在向價值回歸,我們對四季度市場保持較為樂觀的態(tài)度,也會做出較為積極的投資應對。”
具體來看,隨著國內逆周期政策進入新一輪發(fā)力期,實體經濟、資本市場皆有相關托底政策出爐,市場經濟預期和風險偏好均有望迎來修復,預計市場風格將逐漸從避險類資產向具備成長性的資產擴散。
“我們主要關注兩方面投資機會:一是以大眾消費為主體需求的價值成長股。作為重要的內需組成部分,消費行業(yè)需求有望得到進一步刺激,逆周期政策及其預期將成為消費板塊短期的重要助力。二是以技術突破為發(fā)展動力的科技成長股。這些股票的估值表現受市場預期和情緒的影響可能較大,隨著市場情緒修復,這類資產的估值也有望得到重估。”方磊告訴記者。
00:09 | 電競賽事持續(xù)火熱 產業(yè)鏈加速破圈 |
00:09 | 4月份乘用車市場零售同比增長14.5%... |
00:09 | 控股股東積極包攬定增 助推上市公... |
00:09 | 技術驅動、政策引領、市場響應 換... |
00:09 | 股權信托新規(guī)落地首月:三單創(chuàng)新項... |
00:09 | 創(chuàng)新藥賽道景氣度有望延續(xù)——專訪... |
00:09 | 在小紅書“種草”:銀行定義零售業(yè)... |
00:09 | 上市公司一季報展現經濟勇毅前行 |
00:09 | 三個不確定性讓美聯儲進退維谷 |
00:09 | 未盈利上市公司緣何堅持研發(fā)“上強... |
00:09 | 發(fā)揮好并購重組的關鍵作用 |
00:04 | 期貨業(yè)兩大新規(guī)有望年內落地 行業(yè)...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