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內外部因素不確定性依然較高,基金判斷短期市場或延續(xù)震蕩格局,因此防御心態(tài)較重并適度調倉應對波動。總體看,基金正轉向業(yè)績增長持續(xù)性較高的板塊,以公司業(yè)績確定性應對外部環(huán)境的不確定性,消費和自主可控類的科技股成近期的關注重點。不過,中期看,由于估值重新進入有吸引力的區(qū)間、后續(xù)外資將繼續(xù)流入、經濟短周期觸底時點漸近等因素,基金對A股市場中期表現并不悲觀,正在等待更多積極信號的出現。
短期震蕩成主旋律
談到近幾個交易日的市場表現,多位基金經理分析表示,市場自4月下旬以來連續(xù)下挫,已經釋放了一部分風險,存在反彈的需求。與此同時,本周市場出現的小反彈一定程度上疊加了外資流入的利好,這在5月28日尾盤體現得尤為明顯。不過,整體而言,內外部因素仍然存在高度不確定性,目前行情可能仍將延續(xù)震蕩格局。
對此,農銀匯理基金經理韓林表示,5月份是防御行情,市場在等待出現更多基本面的積極信號,其中包括宏觀經濟能否表現較強韌性,能否有對沖經濟增速放緩的政策推出以及改革開放能否進一步深化等。只有在這些因素相對清晰后,市場才會選擇比較明確的方向。在當前的節(jié)點上,選擇等待或防御是相對比較好的策略。
上海另一位基金經理也分析表示,4月主要宏觀經濟數據下滑,與3月數據產生較大的反差,原先企業(yè)盈利于二季度觸底企穩(wěn)的預期落空,需要等到三季度或四季度才可能出現轉折。在此情況下,市場以防御心態(tài)把握結構性機會為主。
不過,不少基金經理均表示,外資是今年較為確定的增量資金來源,從外資的偏好來看,金融和消費類股票也是其較為青睞的品種。除了5月28日流入的資金以外,在6月、8月以及11月都將繼續(xù)有資金流入,外資的配置步伐會在一定程度上推動市場的反彈。
關注消費和自主可控
對于近期的操作思路,多位基金經理均表示,盡可能規(guī)避和外圍環(huán)境關聯度較高的板塊,圍繞未來業(yè)績增長確定性和持續(xù)性較高的板塊進行布局。在短期側重防御的心態(tài)下,消費股仍然受到不少基金經理的青睞。與此同時,符合自主可控主題的科技股亦是近期大家關注的重點。
海富通基金經理李志認為,考慮到后市仍將以震蕩為主,未來將更強調公司的基本面,在行業(yè)板塊方面主要關注兩方面:一是受益于通脹上行的消費品,如食品飲料、家電等;二是優(yōu)質成長股,預計未來核心科技行業(yè)將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在未來實現技術升級。
另一位股票基金經理透露,近期主要保留了必選消費品的倉位,雖然這類股票可能不算便宜,但在當前環(huán)境下仍存在繼續(xù)持有的理由。在外部環(huán)境存在高度不確定性的背景下,內需的重要性提升,預計提振內需有望成為重要政策方向,后續(xù)也可以逐步關注部分可選消費品。
華泰柏瑞基金經理張慧表示,年初以來,投資者對經濟預期的變化經歷了電風扇式的輪動,從衰退到見底到復蘇到滯脹。追逐市場風格并不可取,自下而上選股可以淡化指數波動,把握結構性機會。重點關注以下方向:一是通脹預期穩(wěn)定后,成長機會將再次顯現。一方面,繼續(xù)自下而上的個股挖掘。另一方面,聚焦國家產業(yè)政策支持的科技成長方向,如光伏、電子、新能源汽車等。二是高ROE、合理PB的大消費和制造業(yè)是海外資金重點關注的對象,選取增長與估值匹配、具備中國特色和全球優(yōu)勢的企業(yè)。
中長期吸引力依舊
盡管短期市場心態(tài)不夠振奮,但對于A股中長期市場前景,諸多基金經理依然持相對樂觀的態(tài)度,并在等待積極信號的出現。
匯豐晉信基金指出,近期全球風險資產進入調整模式,而美債收益率再度出現倒掛以及原油價格大跌,可能都預示著美國以及全球經濟陷入衰退的概率在上升。不過值得關注的是,盡管如此,黃金這一避險資產近期的表現卻比較一般。這或許意味著,投資者并未對風險資產徹底失去信心,而是認為相關不確定性或許能夠在中短期內得到消除。另外值得關注的是,隨著市場調整,A股估值重新進入了有吸引力的區(qū)間,只是這一長期吸引力被短期外圍風險所掩蓋了。
興全多維價值擬任基金經理董理認為,A股指數過去一年以來漲幅十分有限,但中國經濟體依然保持6%以上的年化增長速度。當前市場所關心的外圍因素對市場短期心理的影響遠遠大于實際沖擊,并不會改變經濟的發(fā)展趨勢。2019年A股市場大概率會呈現出高波動的特點,但長期向上趨勢不變,在全球各類資產中A股仍然相對便宜。
長安基金總經理助理、投資總監(jiān)徐小勇表示,未來2-3年,中國股市有持續(xù)向好的基礎。首先,宏觀經濟處于尋底的過程中,未來一年內周期見底的概率在不斷提高,這將給權益市場帶來支撐。其次,政策托底力度大,減稅降費力度超過歷史上任何時期,其影響會隨著時間推移體現在經濟活動中,而其對資本市場的影響可能更加明顯。另外,當前國內居民家庭資產、國內金融機構及海外投資者對中國權益市場仍是低配狀態(tài),因此,中長期資產配置的天平偏向股票市場,由此而來的市場增量資金預計會對A股市場帶來有利影響。
23:27 | 新能源車企宜從三維度構建技術護城... |
23:27 | 雷沃智慧農業(yè)智能拖拉機制造基地正... |
23:27 | “產學研”融合發(fā)展 推動廣東商業(yè)... |
23:27 | 年內15部潛力大片待映 暑期檔、國... |
23:27 | 大中礦業(yè)“鐵礦+鋰礦”雙輪驅動格... |
23:26 | 河北銀行股權拍賣屢屢遇冷 |
23:26 | 年內超1900只公募產品變更基金經理 |
23:26 | 強化業(yè)績比較基準約束 推動公募行... |
23:26 | 年內險企“補血”規(guī)模超530億元 |
23:26 | 中小銀行改革化險提速 多家村鎮(zhèn)銀... |
23:26 | “硬本領”“軟實力”已成中國品牌... |
23:26 | 如何看待一季度商業(yè)銀行撥備覆蓋率...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