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銷公司華誼嘉信(300071)控制權將變更,接盤方同樣是一家營銷公司,但背后投資人大有來頭。市場已有所反應,華誼嘉信昨日開盤后便迅速封死漲停。
對于此次交易,深交所已發(fā)出關注函,要求補充披露可實施性等情況。
實控人謀求退出
華誼嘉信12月10日早間公告,公司接到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劉偉的通知,其昨日與上海開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開域集團”)簽署了《投資框架意向性協(xié)議》。協(xié)議履行后,開域集團將成為華誼嘉信新的控股股東。
此次交易能否成行具有不確定性,華誼嘉信也對此進行了特別提示。主要原因是,劉偉當前持股比例為30.31%,但其中85%處于質押狀態(tài)、其中45%處于凍結狀態(tài),且歷史上存在質權人強制平倉情形。此外,劉偉已經收到中國證監(jiān)會《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目前未收到最終處罰決定書,擬轉讓股份暫不具備處置條件。
劉偉受罰的原因是內幕交易,由他實際控制的千石天澤6號賬戶(當時未披露關聯(lián)關系),利用內幕信息參與認購華誼嘉信2013年定增,獲利逾1700萬元。據此,中國證監(jiān)會責令劉偉依法處理非法持有的股票,沒收違法所得1720萬元,并處以1720萬元的罰款。
劉偉2003年在北京創(chuàng)立華誼嘉信,2010年將公司送上創(chuàng)業(yè)板,一直為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并長期擔任董事長、總經理。今年5月份,劉偉以“個人原因”為由辭去董事長、總經理等在上市公司的所有職務。
今年8月份,中信證券向法院申請司法凍結劉偉所持626萬股,原因是股價大跌,后者質押業(yè)務擔保物價值不足且未能及時補足。11月,中信證券分批次強制賣出這626萬股,用于償還劉偉股票質押融資本金、利息及罰息。
在劉偉正式辭職半年后,選擇轉讓上市公司控制權。這筆交易在轉讓方式、接盤方來歷上都很有看點。
根據雙方簽署的框架協(xié)議,劉偉有意愿出售其持有的華誼嘉信部分股票,并將其持有的全部股票上的表決權委托給開域集團。
雙方約定,以2018年12月7日為基準日,在交易前提滿足的情況下,開域集團以現金的方式直接或通過SPV間接收購劉偉持有的華誼嘉信5%股份,對應公司整體估值24億元。以此計算,5%股份的交易對價為1.2億元,開域集團分三期支付。支付節(jié)點分別為正式購買合同簽署、開域集團獲得公司實際控制權、標的股份交割完成,支付比例分別為40%、40%和20%。
劉偉承諾將所享有的全部投票權不可撤銷地委托給開域集團,并推進完成董事會改組。改組后的董事會中,開域集團應有實際控制權。
開域集團的權益還包括優(yōu)先購買權及購買選擇權。優(yōu)先購買權是指,如果劉偉希望出售其部分或全部的股份給第三方,開域集團享有按同等條件或市價9折優(yōu)先購買此股份的權利;購買選擇權是指,在首批5%股份交割完成3年內,開域集團有權以華誼嘉信估值30億元的價格,分批購買劉偉所持4%股份。
與之對應的是劉偉擁有的拋售選擇權,即在第三期款支付完成后的12至36個月(含)內,劉偉有權以整體估值30億元的價格,向開域集團出售不超過3%的華誼嘉信股份。在第三期款支付完成后的24至36個月(含)內,劉偉有權以36億元估值的價格,向開域集團出售不超過1%的股份。
從中可知,若任意一方行使選擇權,雙方交易的標的股份將可以至少達到9%。
接盤方大有來頭
資料顯示,開域集團系中外合資,成立于2017年11月,注冊資本1.92億元。開域集團官網顯示,其由國際知名投資機構KKR投資設立,后者聯(lián)合齊欣互動、安與吉、贏之嘉和贏納科技4家行業(yè)公司,為中國市場打造首個一站式數字營銷公司(即“開域集團”)。開域集團在官網的合作案例展示中,客戶包括網易游戲、人人貸、PPmoney等。
KKR是全球范圍內規(guī)模最大的私募股權投資機構之一,是老牌的杠桿收購天王,歷史悠久、投資經驗豐富。KKR官網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管理資產規(guī)模1913億美元,與客戶一起向自有基金及被投公司投資或承諾投資的金額達到168億美元。
KKR亦在A股市場有投資,旗下機構持股青島海爾及圣農發(fā)展。
2013年,KKR斥資逾30億元參與青島海爾的非公開發(fā)行,認購數量占發(fā)行后總股本的10%。青島海爾引入KKR后,后者利用自身資源助力青島海爾國際化發(fā)展。2017年11月開始,KKR開始減持青島海爾,至今年5月累計減持5%,套現逾50億元。青島海爾三季報顯示,KKR的持股比例已進一步降低至2.64%。從青島海爾在二級市場的走勢來看,KKR這筆投資收獲頗豐。
2015年,KKR同樣通過參與非公開發(fā)行的方式,斥資24.6億元投資圣農發(fā)展,認購2億股,占當時總股本的18%。至今年三季報,KKR一股未減,仍位列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為16.14%。
23:53 | 騰訊2025年一季度營收超1800億元 ... |
23:53 | 峨眉山A積極探索“低空+科創(chuàng)+旅游... |
23:53 | 雪龍集團優(yōu)化海外市場布局 積極尋... |
23:53 | 多家上市公司迎機構密集調研 技術... |
23:53 | 強監(jiān)管“嚴”字當頭 貴州轄區(qū)獨董... |
23:52 | 美線航運現“搶艙熱” 運價短期或... |
23:52 | 東山精密擬約1億歐元收購法國GMD集... |
23:52 | 印制電路板行業(yè)持續(xù)火熱 上市公司... |
23:52 | 儲能市場化改革“破立并舉” 開啟... |
23:52 | 上交所2024年債券交易百強機構名單... |
23:52 | 險資“多線并舉”加大入市力度 有... |
23:52 | 自由現金流策略受關注 公募機構持...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