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曉璐 邢萌
繼去年7月份ETF納入內地與香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以下簡稱“互聯互通”)后,互聯互通將再“納新”。
8月11日,中國證監(jiān)會和香港證監(jiān)會發(fā)布《中國證券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jiān)察委員會聯合公告》(簡稱“聯合公告”),將大宗交易(非自動對盤交易)納入互聯互通。即境外投資者通過滬深股通參與滬深交易所的大宗交易,境內投資者通過港股通參與港交所的非自動對盤交易。通過滬股通和深股通進行的大宗交易以及通過港股通進行的非自動對盤交易將同步開通。
市場人士表示,這是監(jiān)管部門交易端改革的又一舉措。目前,滬深港通僅開通競價交易方式,將大宗交易及非自動對盤交易同步納入滬深港通,不僅有助于增強境內外投資者投資便利度,還有助于進一步完善內地與香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是推動我國資本市場高質量發(fā)展及高水平對外開放的一項重要措施。
實施細節(jié)和正式推出日期將另行公布
大宗交易,一般是指單筆交易規(guī)模顯著高于市場平均水平的交易。為避免大宗交易對市場產生影響,境內外主要證券市場均建立了專門的交易機制,在交易方式、價格確定機制、信息披露等方面采取差異化安排。滬深交易所推出大宗交易以來,總體運行平穩(wěn),作為二級競價交易市場的補充,發(fā)揮了重要市場功能,有利于便利投資者大額交易需求、提升交易執(zhí)行效率,也有助于減少大額訂單對競價市場造成的沖擊和波動,促進市場平穩(wěn)運行。
目前,港交所股票市場的非自動對盤交易類似于大宗交易。非自動對盤交易由買賣雙方自行達成交易,無需港交所進行確認,但達成交易后需在規(guī)定時間內于OTP-C輸入交易,向港交所進行事后報備。非自動對盤交易的交易機制較為靈活,雙方可在任意時間進行交易,沒有最小申報數量限制,港交所對交易是否符合價格范圍等要求進行事后抽查。
聯合公告顯示,下一步,中國證監(jiān)會、香港證監(jiān)會將指導兩地交易所及結算機構做好大宗交易(非自動對盤交易)涉及的業(yè)務、技術和監(jiān)管安排的研究,充分征求市場意見,制定實施方案。實施細節(jié)和正式推出日期將由兩地交易所另行公布。
利于北向大額資金投資內地市場
在滬深港通下開通大宗交易及非自動對盤交易,是在互聯互通機制納入股票競價交易和ETF后又一重大交易機制優(yōu)化措施,不僅完善了互聯互通的交易方式,提高了內地和香港市場投資者對對方市場投資的便利程度,還有利于提高市場流動性和證券定價效率,促進資本市場高質量發(fā)展。
首先,從北向資金來看,大宗交易是境外投資者普遍使用的投資方式,北向開通大宗交易有利于吸引境外投資者通過滬深港通投資境內市場,激發(fā)A股市場活力,深化資本市場高水平對外開放。
據港交所去年底進行的市場溝通結果顯示,北向投資者對大宗交易的需求強烈,并提出將大宗交易納入北向交易是其當前針對滬深港通的主要訴求之一。針對A股交易,目前QFII機制下可進行大宗交易,而滬深港通仍不允許。隨著滬深港通機制的擴容和發(fā)展,香港及國際投資者通過滬深股通持有的A股數量日益增長,對大宗交易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另外,將大宗交易納入滬深股通是完善市場結構的重要一步,可降低由于香港及國際投資者大額訂單執(zhí)行帶來的市場沖擊及市場價格波動性,促進市場平穩(wěn)運行,同時滿足對大額交易實現最優(yōu)執(zhí)行的市場需求。
其次,從南下資金來看,南向開通非自動對盤交易,是打開投資港股的新方式。非自動對盤交易是香港證券市場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自動對盤交易的重要補充。非自動對盤交易機制靈活性強、自主性高,深受境外投資者好評。允許境內投資者通過港股通進行非自動對盤交易,不僅降低了投資者交易成本、方便投資者對港股市場進行最優(yōu)的資產配置,還有利于大額南向訂單在不造成巨大波動的情況下完成交易,保護投資者權益。
滬深交易所:將盡快制定實施方案
當日,滬深交易所表示,將認真貫徹落實兩地證監(jiān)會共識。上交所表示,現行互聯互通僅支持競價交易方式,未來大宗交易(非自動對盤交易)開通后,將進一步豐富互聯互通交易方式,提高兩地投資者特別是專業(yè)機構的交易便利度,有利于進一步提高市場流動性,提升市場活躍度,增強市場價格發(fā)現功能,促進資本市場高質量發(fā)展。
下一步,上交所將會同相關各方,全面系統(tǒng)梳理兩地市場差異,研究大宗交易涉及的業(yè)務、技術和監(jiān)管等安排,在充分征求市場意見基礎上,盡快制定互聯互通下開通大宗交易(非自動對盤交易)實施方案,持續(xù)優(yōu)化完善互聯互通機制,助力實現資本市場高水平雙向開放。
深交所表示,這是優(yōu)化互聯互通機制安排、促進內地和香港金融市場互利共贏的最新務實舉措,有利于提高交易便利性和市場活躍度,豐富兩地投資者參與對方市場的方式,更好滿足投資者多元化交易需求。
深交所正按照中國證監(jiān)會統(tǒng)一部署,與相關各方共同研究互聯互通下開展大宗交易(非自動對盤交易)的實現方式,將在充分征求市場意見的基礎上,研究制定業(yè)務方案,完善業(yè)務、技術和監(jiān)管等配套安排,保障深港通下的大宗交易(非自動對盤交易)平穩(wěn)落地。下一步,深交所將繼續(xù)發(fā)揮區(qū)位優(yōu)勢和平臺功能,主動融入粵港澳大灣區(qū)和先行示范區(qū)建設,持續(xù)優(yōu)化拓展互聯互通機制,助力資本市場高水平雙向開放。
(編輯 上官夢露)
20:18 | 中國人民銀行、科技部、金融監(jiān)管總... |
20:18 | 畢馬威中國發(fā)布《報告》:從“大灣... |
20:16 | 廣州資本市場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fā)... |
20:10 | 金融監(jiān)管總局黨委書記、局長李云澤... |
20:09 | 最高檢副檢察長苗生明:持續(xù)加大重... |
20:09 | 吉林證監(jiān)局:踐行金融為民理念 筑... |
20:08 | 中證投服中心公益律師、北京天元律... |
20:08 | 瑞可達多賽道布局提速 創(chuàng)新驅動高... |
20:08 | 道通科技2024年度權益分派實施完畢... |
20:06 | 綜合毛利率19.1%創(chuàng)歷史最高 極氪科... |
19:52 | “算力上星”實現突破 產業(yè)鏈上市... |
19:52 | 深圳證監(jiān)局:讓投資者保護“看得見...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