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穎 見習記者 曹原赫
今年上半年,機構調研熱情持續(xù)高漲。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今年以來接待機構調研的A股上市公司數量與接待總場次均超去年同期,其中機械設備、醫(yī)藥生物兩大行業(yè)的上市公司接待機構調研均超千次。
數據顯示,今年1月1日至6月30日,A股市場總計有2393家上市公司接待了包括基金公司、證券公司、陽光私募、保險公司、海外機構、QFII等各類型機構的調研,相較2022年同期的1860家,增幅達28.66%;A股上市公司共接待機構調研9626次,去年同期為8084次,同比增長19.07%。其中,560家公司期間累計接待調研機構超過100家。
公募排排網產品經理徐圣雄認為,今年以來機構加大調研力度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今年以來宏觀環(huán)境變化較大,各行業(yè)投資機會隨之變化,需要機構保持緊密調研,才能及時挖掘機會;另一方面,今年以來伴隨著A股市場的調整,越來越多的板塊和個股價值凸顯,從而帶動了機構調研的積極性。從機構調研取向來看,主要集中在高景氣或者具備業(yè)績反轉預期的行業(yè)。
具體來看,今年以來獲機構調研的公司涉及31類申萬一級行業(yè)中,有25類行業(yè)公司接待機構調研次數同比增加,其中計算機、機械設備、電力設備三類行業(yè)公司接待機構調研場次增長居前,分別同比增加244次、220次、196次。機械設備、醫(yī)藥生物兩大行業(yè)的上市公司接待機構調研均超千次,分別為1161次、1123次。
對此,金百臨咨詢資深分析師秦洪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上述三類行業(yè)的龍頭上市公司大多分布在AI投資主線和中特估主線,而這兩條主線也是今年上半年機構資金、交易型資金重點關注的方向,成為機構資金調研的重點方向。后續(xù)走勢中,可以跟隨半年報業(yè)績的發(fā)布情況去評估這類公司估值與未來成長性。
巨豐投顧高級投資顧問李名金提示,有機構調研可以提高公司的曝光度,對被調研的公司股價或多或少有刺激作用,但不能固執(zhí)地認為被調研就一定會有正反饋。投資者在投資股票的時候要注意,不能僅僅以此作為投資依據,只能作為參考之一。
00:09 | 電競賽事持續(xù)火熱 產業(yè)鏈加速破圈 |
00:09 | 4月份乘用車市場零售同比增長14.5%... |
00:09 | 控股股東積極包攬定增 助推上市公... |
00:09 | 技術驅動、政策引領、市場響應 換... |
00:09 | 股權信托新規(guī)落地首月:三單創(chuàng)新項... |
00:09 | 創(chuàng)新藥賽道景氣度有望延續(xù)——專訪... |
00:09 | 在小紅書“種草”:銀行定義零售業(yè)... |
00:09 | 上市公司一季報展現經濟勇毅前行 |
00:09 | 三個不確定性讓美聯(lián)儲進退維谷 |
00:09 | 未盈利上市公司緣何堅持研發(fā)“上強... |
00:09 | 發(fā)揮好并購重組的關鍵作用 |
00:04 | 期貨業(yè)兩大新規(guī)有望年內落地 行業(yè)...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