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國現(xiàn)階段發(fā)展情況來看,消費對經濟增長的作用在不斷增強,《2018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五年來,經濟結構出現(xiàn)重大變革。消費貢獻率由54.9%提高到58.8%,服務業(yè)比重從45.3%上升到51.6%,成為經濟增長主動力”。國家統(tǒng)計局7月16日發(fā)布的數(shù)據顯示,我國上半年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78.5%,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4.2個百分點。
簡單而言,消費就是一種購買行為,至少需要滿足三個前提條件。第一是買方有足額的資金,或可以透支可承擔的足額資金;第二是賣方要有商品;第三是買方有購買賣方所售商品的需求,或是購買商品的欲望。如果這三個條件有缺失,就無法形成消費。我國消費水平有所提高,主要原因在于人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以及消費觀念的改變。在可支配收入增多的情況下,雖然居民儲蓄也在增多,在儲蓄之后的剩余也在增多,因此居民可選擇的購買對象也會增多;不少80后、90后、00后的消費理念較70后、60后的消費理念有所不同,他們并不會有過多的儲蓄,在追求精致生活的過程中存在大量消費。同時考慮物價增長、人民幣購買力下降等因素,我國名義消費金額自然會不斷增長,成為GDP的貢獻。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購買能力雖有增強,但在消費者體驗越來越挑剔的情況下,并非所有的商品都存在市場,商品必須從多方面提高自身品質、質量、品牌知名度,才有可能獲得消費者的認可。在這種背景下,商品制造商被倒逼不斷提升原材料、生產工藝、生產技術、技術創(chuàng)新等方面的水平,努力制造迎合消費者喜好、有質量保證的產品。也就是說,消費水平的提升潛移默化提高了商品的質量,商品質量的提升又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消費水平,形成了良性循環(huán)。需要注意的是,產品質量的提升與投資的關系相對密切。
如果消費者沒有購買商品的需求,商品無法銷售、庫存積壓,微觀方面會導致資金難以周轉,宏觀方面則會對經濟造成壓力,因此商品生產、制造者更需要了解市場實際所需,將投資用在實際可行的產業(yè)鏈上。我國目前還在進行的供給側改革,是在減少庫存的同時尋找潛在內需,主動尋找可以拉動內需的產品,從而主動帶動了消費,也就是說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國民經濟保持穩(wěn)定、減少泡沫經濟等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通過民眾消費、創(chuàng)新升級、供給側改革這三方面的良性循環(huán),既有助于企業(yè)逐步解放、發(fā)展生產力,在生產制造、技術創(chuàng)新、服務等方面不斷提升,獲得樂觀的收入和利潤;又有助于人們獲得更為樂觀的薪資收入,并可以將不斷提升的可支配收入再投入于消費當中。同時,還能夠釋放資金用于各產業(yè)的投資,以推動經濟在穩(wěn)定的趨勢中向好發(fā)展。
需要我們注意的是,這種消費不是無限制、無節(jié)制的消費,而是在居民個人可支配收入內,或是在不造成出現(xiàn)壞賬的情況下所進行的消費,例如日常所需或者適當提高生活品質的購物,或者是按揭買房、買車。如果出現(xiàn)大量無限制、不節(jié)制,以及消費者本身無法負擔得起的消費,有可能會導致生產銷售環(huán)節(jié)中逐漸出現(xiàn)壞賬,進而導致不良率的增加,從而埋下金融風險隱患。
目前來看,消費市場已經成為我國經濟增長最大的動力源。消費市場之所以能夠增長并不是人們進行越來越多的消費,而是我國各產業(yè)不斷地做強做大,也正是產業(yè)發(fā)展不斷壯大,在科技企業(yè)不斷投入大量研發(fā)的背景下,一系列高新技術改變了大量的傳統(tǒng)產業(yè)結構,才能令生產者為消費者創(chuàng)造更多的價值,最終演變成為我國消費水平規(guī)模的增加。
在此背景下,我們還需要意識到,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的大幅提升,意味著投資的下滑,雖然當前經濟發(fā)展不能簡單以傳統(tǒng)的“三駕馬車”作為分析依據,但是投資的相對疲軟對未來的產業(yè)發(fā)展、產業(yè)進步也會帶來相對疲軟的效果,這亦會影響我國未來的消費。消費、投資、出口這三駕馬車還是要并駕齊驅,為我國高質量的發(fā)展鋪平道路。因此我們要清楚,消費是結果,通過各種方式推動消費才是真實的手段,這背后的力量是我國綜合實力的增強。(作者系知名經濟學家)
19:15 | 珠海港:5月19日將召開2024年年度... |
19:15 | 眾生藥業(yè):集中資源優(yōu)先支持推進研... |
19:15 | 眾生藥業(yè):公司將持續(xù)推進來瑞特韋... |
19:15 | 中鹽化工:2025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 |
19:15 | 中信海直:2024年年度權益分派實施... |
19:15 | 中山公用:截至4月30日公司股東總... |
19:15 | 中山公用:公司始終高度重視應收賬... |
19:15 | 中山公用:公司高度重視對投資者的... |
19:15 | 中聯(lián)重科:公司第七屆董事會第五次... |
19:14 | 中航西飛:公司及子公司陜飛依托大... |
19:14 | 中航機載:截至5月9日股東戶數(shù)為18... |
19:14 | 中航機載:截至4月30日股東戶數(shù)為1...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shù)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