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曉璐
8月19日,全國企業(yè)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顯示,由于包商銀行實際已無財產可向債權人清償,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裁定終結包商銀行破產清算程序。這是國內銀行首個完成破產清算司法程序的案例,市場人士認為,包商銀行破產中的很多實踐,為我國完善金融機構破產相關規(guī)則,具有重要借鑒意義。
8月1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東明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執(zhí)法檢查組關于檢查《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yè)破產法》實施情況的報告(簡稱《報告》)時提及,金融機構破產缺乏專門規(guī)范;上市公司破產情況復雜等。
全國人大常委會2021年度立法工作計劃顯示,修改《企業(yè)破產法》已經被納入。而如何健全金融機構、上市公司破產法律制度,完善破產重整規(guī)則,成為業(yè)內關注重點。
“完善金融機構和上市公司市場化、法治化的退出機制,具有四方面意義。中國政法大學法與經濟學研究院院長、破產法與企業(yè)重組研究中心主任李曙光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首先,穩(wěn)定金融市場。在防范化解系統(tǒng)性金融風險中,破產機制可以起到精準拆彈的作用。第二,穩(wěn)定市場預期。給股民、債權人設立預期,金融機構和上市公司也存在破產的可能,投資者買賣要自負其責;第三,明確中介機構的責任,督促其主動規(guī)范金融市場參與主體的行為;第四,完善金融風險防范體系,更好保護投資人和債權人的利益。
李曙光認為,目前,解決金融機構和上市公司破產中的機制難題,可以推動“五法”聯動修改,即推動《企業(yè)破產法》《中國人民銀行法》《銀行業(yè)監(jiān)督管理法》《商業(yè)銀行法》《證券法》中相關條文修改。此外,《存款保險條例》等其他配套法律法規(guī)可以相應修改。
金融機構破產存兩方面問題
進一步規(guī)范化已具備基礎條件
《報告》顯示,實踐中,由金融機構風險處置的行政程序進入到破產司法程序,面臨風險處置工作能否被司法程序認可、風險處置資金費用能否優(yōu)先受償、風險處置的接管人或行政清理組能否繼續(xù)擔任破產管理人等一系列問題,不利于金融機構破產和金融風險防范。
“金融機構破產的難點在于其涉眾性和系統(tǒng)性。相較普通企業(yè)破產場景,平衡各利益相關方的訴求、兼顧公平和效率、避免出現系統(tǒng)性風險,需要處理更尖銳的矛盾。”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郭靂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企業(yè)破產法》對金融機構破產的規(guī)定主要第134條,目前來看,相關規(guī)定還存在很多不足。”李曙光表示,目前,國內金融機構破產主要存在兩方面問題,一是前置程序問題。目前金融機構破產的法律依據不足,因為金融機構破產主要是為了防范金融風險,前期需要有對金融風險的識別機制和預警機制。目前的法律中,沒有對金融風險識別的前置措施。二是破產清算和重整的程序問題。金融機構進入破產程序之后,面臨幾個大的問題,如破產的提出主體、適用范圍、管理人等,另外,還涉及稅收問題,與行政監(jiān)管部門的銜接等。目前,僅有一些行政措施,沒有法律效力。
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教授陳景善亦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關于金融機構破產,《企業(yè)破產法》只規(guī)定了適用對象、金融機構破產原因、破產申請主體、監(jiān)管機構申請同意權等破產適用的程序類型以及破產保護效力,能夠充分覆蓋金融機構。但是,因金融機構破產涉眾性強,涉及公共利益的保護,行政程序的介入、其他法律規(guī)定與破產法銜接不暢等原因,遺留諸多問題無法處置。
“但是,隨著存款保險制度的建立、證券存管要求的嚴格、擔保登記及優(yōu)先權差序對待的明確、投資者保護措施的嚴密等,金融機構破產的規(guī)則化、規(guī)范化,基礎條件正在逐漸具備。”郭靂如是說。
另外,在實踐中,包商銀行的破產清算流程,也為金融機構破產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完善,提供了借鑒意義。
“包商銀行破產清算過程中,保持了社會穩(wěn)定,這是最重要的,其中一些做法非常不錯。”談及包商銀行破產,參與包商銀行破產程序的李曙光表示,首先,專門有大型商業(yè)銀行進行接管,蒙商銀行、徽商銀行接管包商銀行的客戶。其次,存款保險基金管理機構(以下簡稱“存保機構”)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按照《存款保險條例》規(guī)定,對存款在50萬元以下的全部兌現;50萬元以上的按階梯式兌現,沒有出現擠兌風險,存款保險基金進行了資金墊付。其中,存保機構充當了戰(zhàn)投角色,但是退出時是否具有優(yōu)先權,還需要法律進一步明確。最后,成立了接管組。商業(yè)銀行有很多借款和應收債權,接管組對其進行了追討,能夠挽回很多損失。
上市公司破產
需完善證券監(jiān)管機構和法院銜接問題 
據《中國上市公司破產重整2020年度報告與重整計劃分析》顯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自2007年《企業(yè)破產法》實施以來,我國共有73家A股上市公司重整計劃經法院裁定批準通過。
但是,上市公司破產真正走向清算的很少。對此,李曙光表示,主要是因為上市公司清算涉及多方利益,各方保殼動力較強,另外,清算對市場影響也較大。
郭靂認為,上市公司破產事關大量公眾投資者,在我國又牽涉到頗為獨特的殼價值及央地關系,非常復雜。利用好破產重整程序,讓公司重獲生機是一個重要選項,否則應依據規(guī)則整理清算,有序退出。
《報告》顯示,《企業(yè)破產法》對上市公司破產并無特別規(guī)定。上市公司破產實踐中,在證券市場監(jiān)管與破產司法程序銜接、股東大會與債權人委員會的決策機制平衡、進入破產程序后的信息披露、上市公司關聯企業(yè)合并重整程序等方面缺乏明晰規(guī)定。
陳景善表示,上市公司破產中經常遇到的問題主要有三類。首先,出資人權益認定問題,其涉及股票投資者損害賠償請求權受償順位,債權人地位絕對優(yōu)先于股東地位的絕對優(yōu)先主義與債權人受償比例優(yōu)先于股東的相對優(yōu)先主義原則的立法選擇問題;其次,資本公積金轉增資本缺乏程序,債權人利益減損的問題;最后,破產重整公司違規(guī)擔保、大股東資金占用、債轉股的定位、破產重整與公司法、證券法的重組制度的銜接、上市公司重整中的法院的角色、交易所的角色、管理人的角色定位均需要在制度修改中予以考慮。
“較一般企業(yè)破產案件不同,上市公司破產案件有其特殊性,應當予以特別關注。”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湯欣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第一,在保障債權人與債務人的合法利益之外,上市公司破產時應當相應強調對出資人(尤其是中小股權投資者)利益的保護。第二,鼓勵上市公司破產重整,減少清算對社會、資本市場穩(wěn)定的不利影響。
“上市公司破產面臨的最主要的問題是證券監(jiān)管機構和法院的銜接。”李曙光認為,對于上市公司破產中面臨的問題,《企業(yè)破產法》修改中要考慮四方面問題,第一,考慮證券監(jiān)管機構跟司法部門之間的關系。證券監(jiān)管機構在上市公司破產中扮演什么角色,如何更好配合司法程序。第二,考慮股東問題,如何平衡股東和債權人的權益。第三,考慮專業(yè)機構介入,要引入市場化的處理機制。第四,考慮具體操作問題,如關聯公司是否納入、如何納入的問題,如何處理控股股東的個人資產質押問題等技術性處置問題。
(編輯 張明富 上官夢露)
  深交所依法依規(guī)作出同意匯綠生態(tài)股票重新上市決定2021-08-21 08:02
             
  4家中介機構被立案調查 拖累50個IPO、再融資及重組項目中止審核2021-08-21 00:37
             
  債券強制評級取消沖擊波——評級機構轉型壓力大 中小投資機構內...2021-08-19 06:37
             
  中資企業(yè)赴美上市“停擺”一個月 部分企業(yè)欲轉道港股2021-08-19 00:47
             
  滬市主板公司信披評價結果出爐 逾八成質量較高2021-08-16 06:26
             | 23:24 | 多地工業(yè)游“出圈” | 
| 23:24 | 快遞進村:打通“最后一公里” 撬... | 
| 23:24 | 工信部:加快關鍵核心技術突破 深... | 
| 23:24 | 券商上調兩融業(yè)務規(guī)模傳遞三大積極... | 
| 23:24 | 多領域重大投資項目上新 滬市公司... | 
| 23:24 | “含科量”增強 港股第18C章企業(yè)隊... | 
| 23:24 | 年內腦機接口產業(yè)吸引投資近10億元 | 
| 23:24 | 前三季度42家上市銀行非利息收入同... | 
| 23:24 | 中國資本市場“朋友圈”持續(xù)擴容 ... | 
| 23:24 | 合格境外投資者可交易衍生品更加多... | 
| 23:24 | 新基金發(fā)行升溫 權益類產品擔當主... | 
| 23:23 | 債券ETF規(guī)模突破7000億元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