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肖偉
倫敦時間3月16日,倫敦金屬交易所(以下簡稱:LME)發(fā)布第22/69、22/70、22/71、22/72、22/73號公告,向全體會員及利益相關方通報倫鎳最新情況。LME將倫鎳交易的漲跌停板從5%重新設定為8%,其他工業(yè)金屬維持15%不變,同時表示將對環(huán)形交易行為進行審查。倫敦時間3月17日,倫鎳恢復交易,開盤下跌8%,報41945美元/噸。業(yè)內人士分析認為,LME上述舉措可謂“兩手都抓,兩手都硬”,調整漲跌停板幅度是為防止倫鎳未來交易行為中可能出現(xiàn)的“磁力效應”,而審查環(huán)形交易則是為打擊倫鎳過往交易可能存在的“私下勾兌”。
放寬漲跌停板
或是充分考慮多空雙方權益
倫敦時間3月16日,LME再次暫停倫鎳交易,并將倫鎳交易的漲跌停板從5%重新設定為8%,其他工業(yè)金屬維持15%不變。倫敦時間3月17日,LME重啟倫鎳交易,開盤下跌8%,報41945美元/噸,按當前美元兌換人民幣匯率6.351,換算為人民幣266237.50元/噸。對于LME再次暫停倫鎳交易,市場觀點不一,有媒體認為LME倉促上陣,準備不足,形同鬧劇。
財信期貨對上述觀點持保留意見并對LME的舉措進行深度解讀:“國內電解鎳現(xiàn)貨成交清淡,價格在220000元/噸至230000元/噸之間區(qū)間震蕩,滬鎳期貨主力合約貼水現(xiàn)貨運行??紤]到涉及倫鎳逼倉事件的青山集團、金川集團連日來釋放了積極信號,特別是金川集團獲得多家機構注入的15億元人民幣流動性支持。疊加美聯(lián)儲如期加息25個基點,點陣圖顯示年內還將加息六次,大宗商品價格回調概率較大。我們傾向于認為逼倉事件風險已經(jīng)逐步消退,并由此推論滬倫鎳價差回歸是大概率事件。”
他進一步提出“磁力效應”并進行分析,“倫鎳此前5%漲跌停板幅度可能會影響前期多頭平倉有序性,表現(xiàn)為造成市場短期流動性不足。有一種可能存在的極端情況是‘磁力效應’,具體指倫鎳在連續(xù)跌停后會誘發(fā)多頭在跌停板上爭奪流動性,進而引發(fā)更多跌停板,最終導致倫鎳超跌。在倫鎳市場中,除惡意逼倉的多頭資金外,更多的是下游用鎳企業(yè)的多頭套保資金。倫鎳超跌會影響正常的多頭套保資金穩(wěn)健性和安全性,造成多頭套保資金存在潛在違約風險。”
他也對LME的解決方法做出分析,“對于此類情況的處理方法一般有兩種,一種是放寬漲跌停板幅度,縮短市場價格回歸時間;一種是采取熔斷機制,分別設置5%、10%、20%的熔斷條件。兩種方法均有可取之處,前一種對市場干預較少,市場參與者容易形成預期判斷,后一種需要人工盯市,對市場干預較多,市場參與者可能無法完全在較短的熔斷時間窗里恢復冷靜理智的交易情緒。LME在綜合多方面考慮之后,選擇了前一種解決方法,將倫鎳漲跌停板擴大至8%,有序加速倫鎳價格回歸時間。這表明,倫敦時間3月16日的倫鎳交易價格信號對LME的漲跌停板政策調整有一定參考價值,并非部分人士所稱‘開了關、關了開的鬧劇’。也是LME充分考慮多空雙方合法權益,展現(xiàn)公平性和公正性的具體體現(xiàn),更是LME母公司港交所此前表態(tài)‘不拉偏架’的直接證據(jù)。”
審查環(huán)形交易
堵住私下勾兌
對于LME近期公告中表示正在審查可能存在環(huán)形交易行為,財信期貨進行解讀,“LME采取的是中央對手方交易模式,即交易所是所有多頭的最終對手方,也是所有空頭的最終對手方,因此交易所可為市場多空雙方提供報價撮合服務。OTC市場由于其匿名性、隱蔽性和分散性,為環(huán)形交易行為提供了空間。”
他進一步解釋環(huán)形交易及其危害,“環(huán)形交易是交易所某個會員或某幾個會員繞開交易所,私下為旗下的多空雙方出借頭寸進行撮合交易,并在撮合完成后回收前期出借頭寸進行頭寸回補,因其交易鏈呈現(xiàn)環(huán)形而稱為環(huán)形交易。這是一種比較典型的私下勾兌行為,其危害主要表現(xiàn)為價格信號不透明,交易行為無監(jiān)管,以及可能因交易行為不受法律保護、交易鏈上某交易方刻意違約從而引發(fā)環(huán)形違約問題。環(huán)形交易行為是采取中央對手方交易模式的交易所一貫杜絕的行為,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將給予嚴厲懲罰乃至終身不得再進入交易所。這類規(guī)定不僅是在LME如此,各國交易所也都如此。”
他分析,“從LME的近期公告內容來看,LME已經(jīng)在排查LME會員和OTC市場之間的交易行為,要求LME會員主動報告旗下客戶的倫鎳頭寸騰挪情況,并要求OTC市場中介商主動報告OTC市場客戶的詳細信息。這一舉措既是為了防止環(huán)形交易行為,也是為了堵住前期惡意逼倉資金可能分散逃跑、逃避監(jiān)管、掩蓋證據(jù)的大門。LME此舉是為了維護市場交易的公開透明,我們相信再過不久,LME將會對上述審查有一個明確結論。”
(編輯 喬川川)
23:53 | 騰訊2025年一季度營收超1800億元 ... |
23:53 | 峨眉山A積極探索“低空+科創(chuàng)+旅游... |
23:53 | 雪龍集團優(yōu)化海外市場布局 積極尋... |
23:53 | 多家上市公司迎機構密集調研 技術... |
23:53 | 強監(jiān)管“嚴”字當頭 貴州轄區(qū)獨董... |
23:52 | 美線航運現(xiàn)“搶艙熱” 運價短期或... |
23:52 | 東山精密擬約1億歐元收購法國GMD集... |
23:52 | 印制電路板行業(yè)持續(xù)火熱 上市公司... |
23:52 | 儲能市場化改革“破立并舉” 開啟... |
23:52 | 上交所2024年債券交易百強機構名單... |
23:52 | 險資“多線并舉”加大入市力度 有... |
23:52 | 自由現(xiàn)金流策略受關注 公募機構持...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wǎng)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wǎng)所載文章、數(shù)據(jù)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wǎng)站電話:010-83251800 網(wǎng)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