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回購機制改革已經一年有余,證券時報記者統計,回購制度改革以來,滬深兩市共計披露721單回購方案,實際回購金額達1265億元,回購家數和金額增長迅速,積極性明顯提高。
從市場影響來看,回購方案對公司長短期股價均存在一定的正向影響。以深市為例,根據對深市2018年以來488單回購方案的統計,公司披露方案后首個交易日股價平均上漲1.94%,上漲公司占比約74%;回購方案披露后10個交易日、3個月和6個月內,公司股價區(qū)間漲跌幅平均數分別為0.81%、3.64%和9.84%,顯著高于同期深證成指的同一指標。
整體來看,絕大多數公司依法依規(guī)實施股份回購,發(fā)揮了維護市場穩(wěn)定、完善公司治理等積極作用。令市場欣喜的是,在回購實施過程中,出現了一批積極響應和履行回購承諾的代表性公司,且主要集中在大盤藍籌股。
按期完成回購方案
公司超九成
回購實施通常有12個月的期限,在目前已披露的721單回購方案中,已到期的為455單,其中按期實施完成417單,占比超九成。
證券時報記者從上交所獲悉,2018年以來,滬市共有211家公司披露了233個回購方案,計劃回購金額510億元~1050億元,實際已回購約560億元。滬市公司到期的回購方案完成情況總體良好。
滬市公司到期回購方案中,現共有132家公司披露的140個回購方案到期,其中已實施完成或實施達到下限的方案有126個,完成率超過90%。未到期回購方案中,93個回購方案處于進程中,其中已有33家公司披露的36個方案實際回購達到下限,與未到期方案及所涉公司數相比,完成率均近40%。
深市已實施完成或已達下限的公司也超過九成。2018年以來深市公司披露的488單回購方案中,截至2019年11月底,有298單實施期限屆滿,其中279單已實施完成或達到回購計劃下限,占比93.6%。
從實際回購的規(guī)模來看,2018年以來深市共有405家公司實施股份回購,回購金額共達705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回購實施過程中,出現了一批積極響應和履行回購承諾的代表性公司,主要集中在大盤藍籌股。例如,伊利股份已完成1.5億~3億股的回購方案,實際回購1.82億股,支付57.93億元。又如,中國平安50億元~100億元的回購方案,已實際回購超50億元。又如,中國建筑不超過38億元的回購計劃僅用14個交易日完成,實際回購37.4億元。海瀾之家半年多內先后發(fā)布兩個回購方案,上限合計約20.34億元,已完成第一次6.67億元回購,第二次回購也已實施近2億元。另有桃李面包、重慶鋼鐵等,從披露方案到實施完成,用時均不到1個月。
無正當理由未達回購
下限公司不足一成
在回購方案到期的公司中,無正當理由回購未達下限的約40家,占比9%,不足一成。對此類情形,監(jiān)管部門已采取相應紀律處分和監(jiān)管措施。交易所已陸續(xù)采取口頭警告、監(jiān)管函、通報批評、公開譴責等紀律處分,證監(jiān)局也相繼采取警示函等監(jiān)管措施。
如新海宜,公司計劃回購金額不低于1億元,后僅實施約1000萬元,深交所對公司給予了通報批評處分;司太立計劃回購不低于2500萬元,回購期限屆滿僅回購約700萬元,浙江證監(jiān)局已對其下發(fā)警示函。
有業(yè)內人士表示,上市公司回購股份制度是資本市場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制度,一方面,賦予大股東更多的自主權,通過回購股份維護企業(yè)的價值或進行股權激勵;另一方面也不排除部分公司借助回購公告炒作公司股價或進行內部交易,損害投資者的利益,誤導市場預期。
據了解,對于這類公司,監(jiān)管部門已予以高度關注和警示,對于違法違規(guī)行為進行嚴厲查處,以維護良好的市場信譽環(huán)境和公平交易環(huán)境。
23:53 | 騰訊2025年一季度營收超1800億元 ... |
23:53 | 峨眉山A積極探索“低空+科創(chuàng)+旅游... |
23:53 | 雪龍集團優(yōu)化海外市場布局 積極尋... |
23:53 | 多家上市公司迎機構密集調研 技術... |
23:53 | 強監(jiān)管“嚴”字當頭 貴州轄區(qū)獨董... |
23:52 | 美線航運現“搶艙熱” 運價短期或... |
23:52 | 東山精密擬約1億歐元收購法國GMD集... |
23:52 | 印制電路板行業(yè)持續(xù)火熱 上市公司... |
23:52 | 儲能市場化改革“破立并舉” 開啟... |
23:52 | 上交所2024年債券交易百強機構名單... |
23:52 | 險資“多線并舉”加大入市力度 有... |
23:52 | 自由現金流策略受關注 公募機構持...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