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正
12月9日,《證券日報》記者從多家工行、農行武漢支行等銀行處證實,近日已接到通知,明確住房限購范圍調整為武漢市二環(huán)線以內區(qū)域,限購區(qū)域首套房和二套房首付比例和利率執(zhí)行標準不變,這也意味著二環(huán)外區(qū)域限購已經解除。
同時,記者從武漢市房地產市場管理中心處獲悉,目前正在舉辦的第39屆武漢房地產交易會(以下簡稱“房交會”)將持續(xù)至12月31日。房交會期間,政府將對參展項目成交房源購房人給予獎補,采取1萬元家電家具數字消費券或購房貸款貼息數字消費券(二選一)和提供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獎補(首套房全額補貼、二套房及以上50%補貼)的方式,降低購房人負擔,支持剛性和改善性需求購房。
安居客平臺資深房產經紀人王仁峰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以來,武漢市的房屋成交價格和成交量并不樂觀,只有九月份和十月份出現了明顯回升,隨后又有一定程度的下滑。
“個人認為,雖然對于現在的潛在購房者來說,政策、補貼等是一部分客觀因素,但信心很重要的,信心的建立更多還要看經濟增長情況,從現在的各種宏觀因素和市場情況綜合考慮,預計購房者對樓市的信心恢復將從2023年三月份開始。”
同策研究院研究總監(jiān)宋紅衛(wèi)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隨著“金融十六條”以及“三支箭”等政策的密集出臺,將給武漢樓市注入一定的信心,在因區(qū)施策的背景下,通過需求端的發(fā)力,對穩(wěn)定武漢樓市會起到積極作用。
市場整體維持低迷
據王仁峰介紹,除成交以外,近期武漢住宅市場的掛牌情況同樣不容樂觀。
“近期的情況是,雖然網上掛牌量很高,但實際上很多房主的掛牌價格與近期的成交價格相差很大,很難撮合成交,甚至有部分房主由于價格達不到自己的預期,就直接選擇‘擺爛’,不再接受進一步調價。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購房者對未來房價回暖信心不強,擔心過早入市買在高位,所以仍選擇繼續(xù)觀望。”王仁峰說。
整體來看,今年以來,武漢市房地產市場情況呈現下滑態(tài)勢。
克而瑞數據顯示,2022年前11個月,新房成交面積832萬平方米,同比下降51%,成交價格同比下降3%,市場延續(xù)筑底行情,疊加需求持續(xù)走弱等因素,整體去化壓力有所擴大。
土地出讓方面,由于企業(yè)拿地積極性降低,以及政府主動縮減供應以穩(wěn)定市場,截至目前,武漢年內共進行過五批集中土拍,合計供應土地71宗,供應規(guī)劃建筑面積784萬平方米,而2021年則分別為135宗和2613萬平方米。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如果從近期市場表現來看,武漢的樓市下滑情況依然沒有太多緩解,因此才有了近期的新一輪政策。
“將今年以來供需兩端的樓市政策疊加起來看,例如供給端的開發(fā)商層面的降價促銷,政府層面的‘三支箭’,對于在土地市場和新房市場上的讓利等,以及需求端的貸款利率下調,限購取消以及購房補貼等,預計將對市場形成不錯的促進效應。”李宇嘉如是稱。
政策仍存進一步調整空間
事實上,正如李宇嘉所說,為提振樓市,武漢市今年以來已經打出了一系列“組合拳”。
除近期被證實的區(qū)域性放開限購、買房發(fā)消費券及補貼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的活動以外,還有降低貸款利率、開通二手房帶押過戶、多批次供地并鼓勵房企拿地等等。
宋紅衛(wèi)表示,武漢市年內出臺了多項優(yōu)化政策,對于樓市起到一定的支撐作用,例如5月份經開區(qū)、東西湖區(qū)、江夏區(qū)等區(qū)域放開限購后,這幾個區(qū)域銷售量增長迅速。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在提振樓市方面頻頻發(fā)力,但是對于徹底盤活當前市場,仍需要更多支持。
克而瑞數據顯示,2022年11月份,武漢新建住宅成交60萬平方米,環(huán)比下降20%,同比下降47%。
宋紅衛(wèi)認為,武漢在需求端仍然具有一定政策調整空間,比如加大人才引進力度,推進外地人口落戶武漢,同時,在公積金政策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從二套房首付比例以及二手房交易稅費減免等方面給予更大的支持。
李宇嘉表示,下一步,武漢市有可能像佛山市一樣,完全退出限購,或者對首套房認定標準以及認房不認貸等政策進行優(yōu)化。
(編輯 張明富 喬川川)
23:57 | 河北上市公司規(guī)范發(fā)展培訓會成功舉... |
23:57 | 惠而浦預計上半年盈利2.05億元左右 |
23:57 | 7月份新車發(fā)售扎堆新能源SUV賽道 ... |
23:57 | 上半年優(yōu)質項目持續(xù)熱銷 融創(chuàng)中國... |
23:57 | 國投中魯擬收購電子院100%股份 |
23:57 | 多方協同創(chuàng)新產品與服務 入境游持... |
23:53 | 光伏玻璃行業(yè)加速推進“反內卷” ... |
23:53 | 光伏行業(yè)上市公司積極投身“反內卷... |
23:53 | 光伏行業(yè)“反內卷”可從三方面入手 |
23:53 | 酒企高管密集調整 行業(yè)生態(tài)正在重... |
23:53 | 第二批新模式浮動管理費率基金上報... |
23:53 | 5家保險系私募證券基金公司獲批 3...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