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曉璐
1月8日,中國證監(jiān)會首席律師焦津洪在第二十六屆(2022年度)中國資本市場論壇上透露,證券虛假陳述民事賠償司法解釋基本上完成修訂。另外,2021年證監(jiān)會新啟動調查案件323起,重點打擊了以市值管理為名,行市場操縱之實等市場各方面比較關注的惡性違法行為。
資本市場法律體系
四梁八柱基本建成
焦津洪表示,資本市場法治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資本市場法律體系四梁八柱基本建成。目前已經形成了以《公司法》《證券法》《證券投資基金法》等法律為核心,以《刑法》《企業(yè)破產法》為支撐,以行政法規(guī)、司法解釋、部門規(guī)章、規(guī)范性文件為主干,以證券期貨交易所、登記結算公司、行業(yè)協會自律規(guī)則為配套的有中國特色的中國資本市場法律體系。
“截至2021年年底,與資本市場相關的法律、行政法規(guī)、司法解釋以及規(guī)范性文件,共兩千余件,資本市場總體實現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焦津洪說道。
2021年7月份,中辦、國辦印發(fā)了《關于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的意見》(簡稱《意見》),圍繞完善資本市場違法犯罪法律責任制度體系,健全證券執(zhí)法司法體制機制等七個方面,提出了27條具體舉措。
據焦津洪介紹,中國證監(jiān)會和相關部門高度重視對《意見》的貫徹落實,經過近一年的努力,《意見》中的大部分任務都取得了重要的進展。
一是打擊資本市場違法活動協調工作小組成立,并召開了第一次會議。協調小組在重大案件的協調、重要規(guī)則的制定、重大問題會商、信息共享等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二是設立最高檢駐證監(jiān)會檢察室。自去年9月份最高檢駐證監(jiān)會檢察室正式掛牌成立以來,通過開展案件核查和調研,建立案件交辦制度,推進財務造假、操縱市場等重點領域的案件辦理,加大對交辦證券犯罪案例指導力度等,派駐檢察工作機制取得初步成效。加上駐證監(jiān)會的公安部證券犯罪偵查局,以及北京、上海設立專門的金融法院等,可以看到一個適合中國國情、有利于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的、專門化專業(yè)化的證券司法體系正在加速形成。
三是依法從重從快查辦重點地區(qū)重點領域典型案件。2021年,中國證監(jiān)會新啟動調查案件323起,重點打擊了以市值管理為名,行市場操縱之實等市場各方面比較關注的惡性違法行為,會同公安機關查獲多起操縱市場重大案件,向公安機關移送和通報涉嫌犯罪案件線索177起,移送犯罪嫌疑人419人,移送案件線索的數量比上一年大幅增加。
四是首例證券集體訴訟判決生效,并高效執(zhí)行。去年11月份,廣州中院對康美藥業(yè)特別代表人訴訟案件依法做出一審判決,5.2萬多名投資者獲賠24.59億元,目前已進入執(zhí)行階段,50萬以下的中小投資者(占98%以上)都得到了現金賠償。同時,康美藥業(yè)實際控制人被判處12年有期徒刑??得浪帢I(yè)案在“懲首惡”、最大限度保護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等方面,實現了重大突破,意義十分重大,標志資本市場法治建設和投資者保護進入了新階段,是資本市場法治建設里程碑。
五是誠信建設水平進一步提高,資本市場誠信約束和激勵機制不斷加強。2021年聚焦行政罰沒款執(zhí)行難、逾期不履行對上市公司的公開承諾等不誠信行為,采取了限乘、限飛等措施,督促21名當事人繳納罰款6000余萬元,督促五名責任主體履行公開承諾,公示651名嚴重違法失信主體,證監(jiān)會誠信檔案平臺查詢量達到七千萬余次。
依法治市、依法監(jiān)管
維護資本市場平穩(wěn)健康發(fā)展
焦津洪表示,維護資本市場平穩(wěn)健康發(fā)展,必須始終堅持依法治市、依法監(jiān)管,要讓市場參與各方對市場的制度規(guī)則有穩(wěn)定的預期,讓廣大投資者對公正的監(jiān)管執(zhí)法有信心。近年來,證監(jiān)會在法治政府建設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是完善立法工作機制,行政立法的規(guī)范性和透明度得到提升。嚴格落實規(guī)章制定程序條例、法規(guī)規(guī)章備案條例等要求,在行政立法的過程中,做好立法前評估和立法風險防范,堅持民主立法,廣泛征求各相關部委和社會公眾的意見,認真落實公眾意見采納反饋機制,持續(xù)開展證券期貨規(guī)章制度系統性清理,自2020年以來,分五批打包清理了172件制度文件。
二是推動出臺行政執(zhí)法當事人承諾制度,即行政和解制度。行政和解制度于2015年首先在資本市場試點,充分借鑒了境外成熟的經驗,同時結合中國實際,這是資本市場法治政府建設領域一項比較大的制度創(chuàng)新。這一新型行政執(zhí)法方式,將在提高執(zhí)法效率、及時賠償投資者損失,盡快恢復市場秩序、穩(wěn)定預期等方面,發(fā)揮積極作用。
三是切實履行行政復議案件辦理職責,堅持規(guī)范、公正、文明執(zhí)法。
四是積極做好證券期貨行業(yè)普法工作,將普法活動和投資者教育保護有機結合。在法治宣傳教育的第七個五年規(guī)劃期間,對普通投資者、市場機構開展各類培訓有3000余場,累計有四千多萬人參加,累計投放各類投教產品1600萬余份。
(編輯 才山丹)
21:51 | 中源協和:5月20日將召開2024年年... |
21:51 | 中公教育:5月20日將召開2024年度... |
21:51 | 中安科:第十二屆監(jiān)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1 | 中安科:第十二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1 | 智光電氣: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1 | 浙江東日:第九屆監(jiān)事會第二十九次... |
21:51 | 浙江東日:第九屆董事會第四十次會... |
21:51 | 招標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1 | 云南能投:監(jiān)事會2025年第五次臨時... |
21:51 | 云南能投:董事會2025年第五次臨時... |
21:51 | 遠光軟件:2024年年度股東會決議公... |
21:51 | 遠程股份:第五屆董事會第十九次會...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