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Av一区二区|婷婷五月丁香社区亚洲中文字幕在线观看|欧美高清日韩xxxx在线观看|五月天这里只有精品|真人九七,毛片亚洲国产高潮不卡|亚洲精品家庭乱伦|67194最新地址|国产一区视频97在线|91网站在线播放|国产在线免费观看黄色三级网站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評論頻道 > 宏觀時評 > 正文

金融衍生工具交易要堅守套期保值的底線

2018-12-29 04:08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有報道稱,中國石化已將全資子公司中國國際石油化工聯(lián)合有限責任公司(簡稱“聯(lián)合石化”)的總經理和黨委書記停職,原因是該公司在金融衍生工具交易中出現(xiàn)失誤、造成損失。這個事件導致12月27日下午中國石化股價大跌。當日晚間,中國石化發(fā)布“澄清公告”確認,兩人因工作原因停職,聯(lián)合石化在某些原油交易過程中因油價下跌產生部分損失。

    中國石化還在評估具體情況。很多市場分析人士認為,由于預期原油價格會上漲,聯(lián)合石化向高盛集團買入看漲期權,這樣可以規(guī)避油價上漲的風險,但需要向高盛支付一筆期權費。期權費金額頗大,聯(lián)合石化擔心業(yè)績受影響,這時高盛提出建議,聯(lián)合石化可以再賣出看跌期權,那就可以收取一筆期權費,兩筆期權費就抵消了。聯(lián)合石化認為油價短期內不會大幅下跌,賣出看漲期權風險很小,于是同意了與高盛完成這個交易組合。這個交易組合被稱為零成本領子期權(zerocostcollaroption),其優(yōu)點是當價格波動幅度較小時,可以零成本地對沖風險。

    我們可以一個簡單的例子對這個交易組合做一個大致說明:在原油價格70美元/桶時,A企業(yè)預期價格繼續(xù)上漲,從B企業(yè)買入看漲期權,執(zhí)行價格為75美元/桶;同時,A向B賣出看跌期權,執(zhí)行價格為60美元/桶。那么,在油價為60-75美元/桶的區(qū)間時,兩個期權都不會被執(zhí)行,A和B的成本、收益都為零;當油價高于75美元/桶時,A可以要求B以75美元/桶賣給自己原油,從而獲得收益,油價越高收益越多;當油價低于60美元/桶時,B可以要求A以60美元/桶買入原油,A就會虧損,油價越低虧損越多。

    聯(lián)合石化同意與高盛完成zerocostcollaroption的交易組合,是因為判斷油價上漲的空間大而下跌的空間小,但實際的結果是在10月之后迅速下跌,迄今已跌去40%以上,聯(lián)合石化的賬面虧損已經形成,如果就此斬倉,則會變成實際虧損;如果不斬倉,那就要追加保證金,還有可能虧損規(guī)模擴大。

    這個事件讓人想起十幾年前的“中航油事件”。2003年下半年,中國航油集團的子公司中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參與原油期權交易,其CEO陳久霖預期油價會下跌,因而賣出看漲期權,收取了期權費,如果油價真如他所預期地上漲,這個期權不會被執(zhí)行。但是,油價的走勢卻與陳久霖的預期相反,因此中航油(新加坡)很快就在2004年一季度出現(xiàn)了賬面虧損。陳久霖不想賬面虧損變成實際虧損,而且他預期油價會回落。這時,他的交易對手給了他一個誘人的方案——將期權展期。展期使中航油(新加坡)的賬面虧損暫時消失,但隨著油價繼續(xù)上漲,換來的卻是更大規(guī)模的虧損。經過幾次展期之后,中航油(新加坡)最終只能斬倉,虧損達到了5.5億美元。值得一提的是,中航油(新加坡)的交易對手也是高盛集團。

    “聯(lián)合石化事件”與“中航油事件”有一些相似之處,可以說前者是重蹈了后者的覆轍。首先,這兩個國企在金融衍生工具交易中都跨過了套期保值的底線?!镀谪浗灰坠芾項l例》(條例所稱期貨交易包括期貨合約和期權合約)明確要求,國有以及國有控股企業(yè)進行境內外期貨交易,應當遵循套期保值的原則。但是,中航油(新加坡)參與期權交易的目的就不是套期保值,而是投機。聯(lián)合石化做期權交易(買入看漲期權)的初衷是套期保值,但在操作過程中,為了節(jié)省期權費,多做了另一個看似補充的期權交易(賣出看跌期權),向前多邁了一步,就陷入了雷池之中。其次,這兩個國企都經受不住金融業(yè)的誘惑,為了一點看似輕松的收益,跨越了自己的主業(yè),陷入深不見底的風險敞口之中。為了避免更多的國企重蹈覆轍,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必須重申套期保值的原則,任何追求投機收益的行為必須被嚴格禁止。

    其實,國內成品油定價機制已經為中國石化“對沖”了很大一部分國際油價波動的風險,其套期保值的意義大大減小。當國際油價上漲時,國內成品油價格也會提高,中國石化增加的成本很大一部分會被消化。因此,中國石化的套期保值問題要結合國內機制綜合考慮,與國際金融大鱷進行交易未必是一個好辦法。

    另外,這兩個事件啟示我們,中國需要增強在國際油價形成中的話語權。中航油(新加坡)和聯(lián)合石化的個別管理者經不住誘惑,與高盛就油價走勢進行對賭,結果都輸了。這一方面是因為高盛在金融市場方面更有經驗,另一方面則是美國對國際油價影響力更大,因而高盛能更準確地把握油價走勢。

-證券日報網
  • 24小時排行 一周排行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