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正
10月21日,A股農藥行業(yè)上市公司揚農化工披露了2022年前三季度業(yè)績預增公告,預計報告期內實現歸母凈利潤約16.38億元,同比增長約61%。
東方財富Choice金融終端數據顯示,截至記者發(fā)稿,A股市場農藥板塊(按申萬行業(yè)分類)已有9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2年前三季度業(yè)績信息,其中兩家已正式披露三季報內容,均實現營業(yè)收入和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7家已披露前三季度業(yè)績預告,悉數預喜,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超100%的有4家。
天使投資人郭濤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指出,每年第四季度,是農藥、化肥等農資備貨的傳統(tǒng)旺季,綜合多方面因素來看,未來一段時間內農藥價格或維持高位,對相關企業(yè)盈利增長形成利好。
農藥產品價格處于高位
揚農化工在業(yè)績預告中表示,預告期內公司部分主要農藥產品價格較上年同期上漲,公司以多產支持多銷,促進了經營業(yè)績大幅提升。
與揚農化工類似,多家農藥上市公司都提到,今年前三季度農藥價格同比上漲的情況。例如先達股份在三季報業(yè)績預告中明確,預計公司預告期內實現歸母凈利潤3.2億元-3.3億元,同比增長282.00%到293.94%,主要原因系公司主要產品銷售價格同比上漲。
事實上,今年以來農藥價格始終處于較高區(qū)間。以草甘膦為例,野天鵝網數據顯示,2015年-2021年期間,農藥草甘膦價格始終維持在2萬元/噸-3萬元/噸上下區(qū)間震蕩。2021年1月份,由28000元/噸開始持續(xù)拉升至2022年12月份的歷史最高紀錄8萬元/噸,雖然從2022年開始出現逐步震蕩回落,但截至9月底,草甘膦價格仍為59000元/噸,同比增長10.54%,與2020年同期相比增長144.24%。同時,與2021年同期相比,2022年前三季度內每個月的草甘膦價格都高于2021年。
東高科技高級投資顧問吳太偉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2021年供需錯配導致我國農藥價格快速上漲,而今年的農藥價格維持高位是錯配影響的延續(xù)。
吳太偉介紹,從供給方面來看,此前在環(huán)保政策及行業(y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共同作用下,我國正在持續(xù)加強農藥品種登記管控,逐步淘汰高毒農藥,推動農藥落后產能持續(xù)出清使得農藥供給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收縮。
黑崎資本創(chuàng)始合伙人陳興文補充表示,中國作為世界農藥原料生產主要國家,每年有大約90%的國產農藥會向國外出口,隨著全球范圍內農藥需求的增長,出口價格上漲進一步傳導到國內市場,是前三季度國內農藥價格高企的核心原因。
“另一方面,我國對于自主糧食安全也在進行未雨綢繆的規(guī)劃,疊加前三季度是我國農藥使用的高峰期,對國內農藥價格的持續(xù)高位提供了市場需求支撐。”陳興文如是稱。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yè)聯(lián)合會提供的數據顯示,我國PIC(藥品檢驗公約)農藥出口金額前8個月累計值達2031.71萬美元,同比增長39.48%。
板塊投資價值正在凸顯?
那么,國內農藥價格高位將持續(xù)至何時?
郭濤認為,第四季度是傳統(tǒng)的農藥、化肥等農資備貨旺季,疊加石油等上游原材料價格仍處于高位,以及全球范圍內對糧食安全重視程度依舊,預計未來一段時間農藥價格仍會繼續(xù)維持強勢走勢。
吳太偉表示,從產業(yè)鏈的角度來看,農藥產業(yè)鏈上游的化工原料是從原油中提煉而來。今年以來,全球能源類大宗商品價格維持在較高位置,從成本上對農藥價格高位形成了支撐。
“隨著美聯(lián)儲及其他西方國家貨幣政策收緊,全球經濟疲弱,油價可能出現較大變化導致農藥原材料成本下降,屆時農藥價格才可能出現松動。”吳太偉說。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農藥價格始終維持高位,上市公司業(yè)績預喜消息不斷,那么,A股市場農藥(申萬)板塊的走勢如何?
數據顯示,截至10月21日收盤,上述板塊指數報4476.2點,年內累計下跌0.83%。成份股中,先達股份(累計上漲99.36%)、中農立華(累計上漲22.5%)等個股漲幅靠前。
對于該板塊未來的投資價值,排排網旗下融智投資基金經理助理劉寸心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未來隨著農藥登記證壁壘的設置,會帶動行業(yè)準入門檻提高,生產不達標企業(yè)將在淘汰落后產能過程中逐步出清,行業(yè)集中度有望進一步提升,有助頭部企業(yè)擴大市場規(guī)模,增厚經營業(yè)績,投資價值正在凸顯。
陳興文認為,作為全世界農藥出口的主要國家,下游種植產業(yè)鏈持續(xù)活躍,將進一步拉動國內外農藥需求,A股市場農藥賽道前景廣闊,投資空間巨大。“具體來看,低估值、高市場占有率與擴張速度較快的投資標的以及持續(xù)保持研發(fā)、生產高效低毒性綠色殺蟲劑、殺菌劑、除草劑的投資標的值得關注。”陳興文說。
(編輯 喬川川)
01:22 | 應用場景不斷拓展 人形機器人產業(yè)... |
01:22 | 沈陽化工:打造更具競爭力的高端產... |
01:22 | 弘元綠能:優(yōu)化資產結構 發(fā)揮全產... |
01:22 | 江蘇索普:聚焦醋酸產業(yè)鏈延伸與新... |
01:22 | 達嘉維康專業(yè)藥房優(yōu)勢凸顯 再生醫(yī)... |
01:22 | 多地發(fā)布汽車置換更新補貼政策 車... |
01:22 | 蘋果手機再降價 能否挽救在華銷量... |
01:22 | 寧德時代擬5月20日在港上市 最高發(fā)... |
01:22 | 固態(tài)電池量產節(jié)奏加快 上市公司密... |
01:22 | 瀛通通訊董事長黃暉:積極擁抱市場... |
01:15 | 249只浮動管理費基金形成三大模式 ... |
01:15 | 港股醫(yī)藥板塊和中藥等細分領域具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