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0月19日開通至今,粵港澳大灣區(qū)跨境理財通業(yè)務已經運行一月,業(yè)務活躍度、客戶體驗不斷提升。
來自人民銀行廣州分行的數據顯示,截至11月22日,跨境理財通北向通凈流入1.11億元,占1500億元北向通可用額度的0.07%,剩余額度約1498.9億元;南向通凈流出0.9億元,同樣約占可用額度的0.07%,剩余額度為1499.1億元。來自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的數據顯示,深圳地區(qū)試點銀行首月累計開立跨境理財通業(yè)務相關賬戶5079個,累計業(yè)務規(guī)模已突破1億元,占整個粵港澳大灣區(qū)跨境理財通業(yè)務總量的四成左右。
南北交易均趨向活躍
數據顯示,深圳方面南北兩個方向交易均較為活躍。其中,港澳地區(qū)共2105人參與北向通,資金跨境匯劃金額5452.4萬元;內地近3000人參與南向通,資金跨境匯劃金額接近5000萬元。
這與此前市場普遍的“南冷北熱”預期并不一致。對此,有受訪銀行人士認為,目前的南北流動情況主要是受短期內不通關影響,但試點階段的產品構成、收益率差異等因素仍然存在,后續(xù)可能會拉開差距。
此前招行財富平臺部負責人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由于內地與香港之間受疫情影響暫無法正常通關,而金融監(jiān)管要求開立個人賬戶必須親至現場,這導致北向通初期只能在存量客戶之間開展,“如果是純新客戶,現在還沒有進一步安排”。
南向通開戶則比北向通相對要容易。跨境理財通業(yè)務試點實施細則明確,內地合作銀行可代理港澳銷售銀行開戶見證,為合資格的內地投資者提供南向通投資戶見證開戶服務。
此外,從開通首月的運行情況來看,南北向投資者對投資產品的偏好差異也逐漸顯現。其中,南向通投資者較青睞存款,北向通投資者較青睞理財產品。
深圳人行的數據顯示,北向通項下,港澳個人投資者購買境內投資產品近4000萬元,其中理財產品、基金產品分別占比約70%、30%;南向通項下,內地個人投資者共購買港澳投資產品約1460萬元,其中存款占比超過95%。
各類型銀行積極參與
根據跨境理財通業(yè)務試點報備工作遵循的“單一窗口”工作機制,位于深圳地區(qū)的銀行若要開通業(yè)務,須向深圳人行報備。大灣區(qū)其他八個內地城市的銀行分支機構,則應向廣州人行進行報備。
從開通首月運行情況看,深圳跨境理財通業(yè)務區(qū)域呈現以深圳-香港為主的特征。其中,深圳地區(qū)與香港方向開立賬戶數占開立賬戶總數的98.2%,辦理資金匯劃占資金匯劃總額的87.7%。
廣州人行的數據顯示,跨境理財通開通前四周,廣州轄區(qū)(含廣州、東莞、佛山、珠海、江門、中山、惠州、肇慶)與澳門往來跨境理財通業(yè)務占比要略高于與香港的往來。
與此同時,各類型銀行均積極參與跨境理財通業(yè)務。中行深圳分行提供的數據顯示,近一個月來通過分行辦理南向通和北向通賬戶的個人投資者近2500人。其中,在深圳地區(qū)參與北向通投資的港澳居民里,有將近七成客戶有意選擇中行深圳分行作為內地代銷銀行。
招行深圳分行相關人士透露,開通首月,該分行已累計為1160位客戶開立了跨境理財通賬戶,滿足了客戶的跨境投資需求。其中,獲得展業(yè)資格的第二天,該行便在深圳前海落地了首單業(yè)務。
恒生銀行(中國)相關負責人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也表示,該行跨境理財通業(yè)務量在深圳地區(qū)試點銀行排名前列,首月開立的南向通及北向通投資戶各占一半,客戶目前對基金投資產品更感興趣。
恒生銀行(中國)透露,從目前情況來看,香港投資者較為青睞有一定品牌知名度、資管經驗豐富、實力雄厚的公募基金管理人發(fā)行的基金,投資策略傾向于“固收+”和短債基金,這類產品較普通定存的收益有所提升,同時也兼顧一定的流動性。
15:47 | 守護中原萬家安樂 擘畫“一老一小... |
15:26 | 宏德股份:2024年度,公司海外市場... |
15:26 | 河鋼股份:各部門間具有信息共享的... |
15:26 | 好想你:公司按月為員工繳納社保和... |
15:26 | 航天智造:公司在技術研發(fā),產品集... |
15:26 | 國林科技:乙醛酸當前銷售價格較去... |
15:26 | 國林科技:公司有軍工行業(yè)應用業(yè)績 |
15:26 | 國林科技:公司生產的臭氧系統(tǒng)設備... |
15:26 | 高偉達:子公司鉭云科技具備較強的... |
15:26 | 高偉達:現有業(yè)務中暫無跨境數據相... |
15:26 | 福星股份:一季度營收低是本期項目... |
15:26 | 福星股份:截至4月30日股東人數約...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