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市新規(guī)在重大違法退市標準中新增了一個財務造假量化指標,即如果公司在營收、凈利潤、利潤總額和資產負債表這四項中,有一項出現(xiàn)造假,且觸及相應的量化指標,就會被強制退市。
從量化指標來看,“5億元”及“占比50%”的設置較此前征求意見稿進一步收緊??蓛H從量化指標表述來看,設定具體數值很容易讓人擔心:會不會有公司拿底線當“安全線”?在財務數據上做些手腳,也不會導致公司退市,甚至有聲音認為,“財務小造假”無傷大雅。
其實,只要關注一下最新政策新聞,就會發(fā)現(xiàn)上述觀點站不住腳。這可以從三個層面由小到大來分析。
首先,對于新規(guī)中“重大違法類強制退市”條款來說,新增“造假金額+造假比例”的量化退市指標,是在為已有的4條指標“查漏補缺”:原有的4條指標已經針對欺詐發(fā)行、年報造假等情形作出明確規(guī)定,囊括了市場中絕大多數財務造假行為,但面對近年來出現(xiàn)的極個別造假金額大、比例高但按原規(guī)則不影響上市地位的案例,原有規(guī)則確實“心有余而力不足”。
新增“造假金額+造假比例”指標,就是為了填補此前對財務造假監(jiān)管中的“空白”,讓財務造假無處遁形。尤其是設置了營收、凈利潤、利潤總額和資產負債表“四選一”指標,且這些指標又相互勾連,只要公司財務造假,就容易觸及紅線。
其次,新增財務造假量化指標是“重大違法類強制退市”條款的一部分,而“重大違法類強制退市”條款又是退市新規(guī)的重要部分。新增財務造假量化指標是在整個退市新規(guī)中發(fā)揮作用,是用來把恢恢法網編織得更嚴密,而不是獨立發(fā)揮作用。
從以往案例來看,財務造假絕大多數出現(xiàn)在上市、借殼以及年報披露中,目的不外乎規(guī)避退市風險等,而這些行為一旦被查實,依照財務類標準、規(guī)范類標準,公司都將被強制退市,甚至無需財務造假量化指標“派上用場”。
再次,整個監(jiān)管體系是一個有機整體,新增財務造假量化指標是從公司退市角度來規(guī)范企業(yè)行為,并不意味著,只要不觸及該條款,公司就可以逍遙法外。監(jiān)管體系是個整體,目的在于綜合利用誠信檔案、監(jiān)管措施、行政處罰、移送刑事、集體訴訟等多種工具,在盡量減小投資者損失的前提下,對各類違法違規(guī)行為進行立體化追責。只要造假,必然被追責。
例如,新證券法大幅提升了行政處罰金額,對財務造假規(guī)定了遠比以前嚴厲的行政處罰,最高處罰金額提高到1000萬元。近日,全國人大審議通過了刑法修正案(十一),大幅提高了欺詐發(fā)行、財務造假等行為的違法違規(guī)成本。比如,對于欺詐發(fā)行,修正案將刑期上限由5年有期徒刑提高至15年有期徒刑,并將對個人的罰金由非法募集資金的1%至5%修改為“并處罰金”,取消5%的上限限制,對單位的罰金由非法募集資金的1%至5%提高至20%至1倍。此外,首單集體訴訟案件已正式啟動,證監(jiān)會正在加快制定責令回購等配套投資者保護制度。
剛過而立之年的中國資本市場正在快速成長過程中,與之相適應的政策法規(guī)同樣需要與發(fā)展步調一致,每一次規(guī)則調整優(yōu)化,都是為了適應新形勢,解決新問題。因此,不可將新增條款或修改條款視作孤立的改革,而要將其放在整個政策體系中,把握其真正的監(jiān)管意圖和政策導向。
此次退市新規(guī)新增財務造假量化指標便是一次精準的“查漏補缺”——應對新情況設置新政策,同時與其他現(xiàn)有條款相互配合、相互協(xié)同,做到有錯必罰,堅持過罰相當,確保既要“退得下”,還要“退得穩(wěn)”。
| 11:40 | 藍綠雙城七年:“共建”生長出的房... |
| 11:26 | 瑪仕度肽DREAMS-3里程碑研究數據讀... |
| 11:16 | 史上最長“雙11”:即時零售成關鍵... |
| 11:15 | 海瀾之家前三季度實現(xiàn)營收155.99億... |
| 11:14 | 靈寶黃金預期第三季度純利不低于3.... |
| 11:12 | 前三季度營收規(guī)模躍上2000億元大關... |
| 11:08 | 鴻合科技控制權變更迎關鍵進展 |
| 11:04 | 深藍L06正式開啟預售 樹立20萬元內... |
| 10:41 | 奕東電子2025年前三季度凈利潤2868... |
| 10:39 | 聯(lián)想以AI原生組織“破局”開源降本... |
| 23:44 | “出?!薄⑿∮螒?、電競 頭部游戲... |
| 23:44 | 汽車行業(yè)“千億元營收陣營”擴容 ...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