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春蓮
2020年我國快遞業(yè)務量突破830億件,但同時我國快遞投訴量仍然較高。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僅去年12月份涉及快遞服務問題的申訴就有22299件??爝f物流信息服務商快遞100數據也顯示,快遞寄取,貨物損壞、丟失,多、亂收費,服務態(tài)度惡劣等問題,占到總投訴量的70%以上。
快遞投訴量為何居高不下?快遞公司如何應對?消費者又應該如何保障自身權益?日前,獨立第三方快遞物流智庫平臺ExpressHub舉辦了“快遞3·15線上研討會”。對于快遞服務質量不高的原因,運輸人網總編蔣坤元表示:“影響快遞服務質量的外部因素太多,包括投遞環(huán)境、區(qū)域、時間、物品等;到達投遞端后又有一些不確定因素,與當地的環(huán)境、投遞人員素質等都有很大關系。”
而引發(fā)這一系列問題的關鍵,多位專家一致認為是行業(yè)發(fā)展與市場需求不匹配導致:2009年,伴隨首個“雙11”大促誕生,電商行業(yè)發(fā)展加速。為搶奪業(yè)務,快遞公司在監(jiān)管技術還未完全成熟的情況下,大力發(fā)展加盟商,導致管理步伐無法跟上;頻頻降低單票價格,導致收入水平無法支撐網點良性運營。
“加盟快遞內卷嚴重,快遞公司處于盈虧點以下,服務體驗為市場份額讓步,是快遞服務質量跟不上的根本原因所在。”快遞100CEO雷中南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伊普銳思大數據服務平臺CEO張鵬飛則認為,在快遞基數巨大的情況下,即便投訴率控制到極低,量級也會非常驚人。
有專家在此次研討會上提出了一個假設:“2020年快遞量為830億件,按照萬分之二的投訴率,全年的投訴量將達到1660萬次;如果全國網點按照20萬個計算,平均下來一個網點一年大約要面臨83次投訴,一個網點平均一個禮拜會被投訴近2次,而這個假設是比較樂觀的。”
服務業(yè)出現投訴問題在所難免,但在處理消費者投訴時,快遞公司特別是加盟制快遞公司采用的方式卻是對快遞員和網點“以罰代管”。雷中南表示:“快遞員在最底層做最辛苦的事情,卻面臨最不公平的管理和待遇。”
這顯然是不合理的。浙江曉德律師事務所主任陳文明律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以罰代管的現象普遍存在于服務行業(yè),非常不值得推崇,這種模式只會引發(fā)更多糾紛和矛盾。”
要解決服務質量問題,專家們一致認為,應該從管理制度及工作思維上做出改革,一是要加強快遞員權益保護,杜絕亂罰款??爝f末端是行業(yè)發(fā)展的根基,快遞員對消費者是最直接的服務關系,更應提高快遞員權益保障,如改變工資模式、建立投訴調查機制、設定賠償上限等。二是快遞服務可區(qū)分品質定價??爝f需求將越來越多樣化,消費者甚至快遞占有份額最多的電商企業(yè),均已不再只關注價格。三是樹立規(guī)則意識。
陳文明律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快遞業(yè)務本質上是合同關系,如果因為快遞問題給消費者造成了直接損失,快遞公司應當承擔相應責任。消費者可根據自身需求,依法向快遞公司要求賠付。
雷中南提到,據國家郵政局最新數據顯示,22家主要快遞企業(yè)申訴處理工作綜合指數平均為95.24,這是一個非常正向的信號。同時,快遞企業(yè)已經意識到服務質量的問題,正在積極尋求脫離價格戰(zhàn)泥潭的辦法,以更積極的方式處理消費者關系。相信在政、企聯動的努力之下,快遞行業(yè)將迎來更好的未來。
手機缺芯料持續(xù)兩三年 行業(yè)迎來四大新常態(tài)2021-03-16 00:00
不到一個月被冒名掛號百余次 維護公民信息安全仍任重道遠2021-03-15 21:54
集采價格戰(zhàn)愈演愈烈 高端制劑產品迎來發(fā)展機遇2021-03-15 20:57
“碳中和”引導產業(yè)轉型升級 再生資源行業(yè)迎風口2021-03-15 19:36
單位GDP能耗降低3%不僅要求污染產業(yè)“節(jié)流” 更依賴綠色金融產業(yè)...2021-03-15 17:14
| 00:26 | 磷酸鐵鋰電池頭部企業(yè)產能利用率普... |
| 00:26 | 10月份汽車市場延續(xù)強勁增長態(tài)勢 |
| 00:26 | 三季報顯示白酒行業(yè)仍整體承壓 |
| 00:26 | A股輪胎板塊第三季度業(yè)績有所改善 |
| 00:26 | 公募、私募前三季度對有色金屬、硬... |
| 00:26 | 專訪中郵創(chuàng)業(yè)基金總經理張志名:深... |
| 00:26 | A股中小銀行前三季度業(yè)績分化 |
| 00:26 | 當金融有了“溫度”與“精度” |
| 00:26 | 河南新消費品牌“出圈”帶來的啟示 |
| 00:26 | 海外主要央行貨幣政策緣何分化 |
| 00:25 | 積極回報投資者是資本市場高質量發(fā)... |
| 00:25 | 為什么拆股強化了奈飛“股東友好”...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