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周尚伃
上市券商以“真金白銀”回購股份再次上演。
10月20日晚間,浙商證券發(fā)布公告稱,擬回購A股股份,資金總額不超過6.05億元,作為實施股權激勵計劃的股票來源。
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券商積極回購股份,對于其自身的市值管理以及進一步推行股權激勵,騰出了相應的空間。”
回購股份用于股權激勵計劃
對于此次回購的目的,浙商證券表示,積極響應國家政府和監(jiān)管部門的政策導向,增強投資者信心,維護股東權益,同時,深化落實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建立員工與公司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市場化機制,進一步激發(fā)公司活力。
具體來看,浙商證券擬回購股份的價格不超過15.61元/股,擬回購股份數(shù)量下限為1939.08萬股,即不低于公司當前總股本的0.5%;上限為3878.1687萬股,即不超過公司當前總股本的1%。
從10月21日的市場表現(xiàn)來看,券商板塊上漲0.29%,浙商證券漲幅排名第二。截至當日收盤,浙商證券上漲2.58%,報收10.32元/股,相較于本次擬回購股份的最高價格還有約51%的上漲空間。
值得一提的是,經浙商證券問詢,截至10月20日,公司董事、監(jiān)事、高級管理人員、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未來3個月、未來6個月無減持公司股份的計劃。
10月14日,證監(jiān)會及滬深交易所就上市公司股份回購、增持制度修訂公開征求意見。對此,平安證券策略組認為,政策松綁釋放積極的維穩(wěn)信號,回購和增持的門檻降低將引導更多公司參與回購和增持,有助于增強市場信心。
事實上,浙商證券并非今年以來首個提出回購A股股份的上市券商。廣發(fā)證券在3月30日啟動A股回購計劃后,5月11日,公司A股股份回購事項就已實施完畢,合計成交金額約為2.34億元。目前,天風證券資金總額不超過6億元的回購A股股份事項還在進行中,已累計回購2.53億元。
在券商板塊超跌的背景下,近期,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不少上市券商被投資者詢問面對股價波動是否會有回購計劃。對此,某大型券商回應稱,回購事項為重大事項,需綜合考量市場情況、股東訴求、監(jiān)管要求以及公司資本規(guī)模、資金需求情況等各方面因素進行審慎決策。也有券商明確表示目前暫無回購計劃。
為有效吸引及留住人才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浙商證券、廣發(fā)證券、天風證券回購股份的用途均是實施股權激勵或員工持股計劃。
人才是證券行業(yè)的核心競爭力。此前,由于缺乏全面中長期有效的激勵機制,行業(yè)人才流失、流動較為頻繁。近年來,在監(jiān)管機構的支持下,券商為了吸引、留住人才促進公司穩(wěn)健發(fā)展,開展股權激勵或員工持股計劃的案例正逐漸增多。
除上述3家券商外,4月30日,為了提高員工的凝聚力和公司競爭力,吸引和保留優(yōu)秀人才,國聯(lián)證券也推出了員工持股計劃,金額合計不超過7200萬元。而員工持股計劃的股票來源,則由受托管理機構根據(jù)員工持股計劃的實施安排,通過滬港通或深港通等法律法規(guī)許可的方式在二級市場直接購買國聯(lián)證券H股股票。
此前,由于一系列限制,券商開展股權激勵的案例并不多。新證券法第四十條增加了“實施股權激勵計劃或者員工持股計劃的證券公司的從業(yè)人員,可以按照國務院證券監(jiān)督管理機構的規(guī)定持有、賣出本公司股票或者其他具有股權性質的證券”的規(guī)定。此后,券商密集推出股權激勵或員工持股計劃。不少券商表示,正在嘗試探索員工持股或者股權激勵方式。
陳靂告訴記者,“對于投資者而言,券商回購股份并用于股權激勵通常意味著可以預期券商對經營管理的重視程度,因為相應的股權激勵也對應著業(yè)績增長的考核標準。對于公司自身而言,則是優(yōu)化經營管理結構的一個重要舉措,能夠帶動員工的歸屬感和信心。”
23:46 | 南京化纖重大資產重組草案出爐 主... |
23:46 | 杰克股份:全力推進智能高端產品研... |
23:46 | 風范股份錨定海外市場 多元化布局... |
23:46 | 閏土股份穩(wěn)固業(yè)務基本盤 不斷強化... |
23:46 | 政策持續(xù)落地企業(yè)加碼研發(fā) 腦機接... |
23:46 | 推進國際化戰(zhàn)略 沃爾核材擬赴港上... |
23:46 | 小羽毛撬動大市場:羽毛球產業(yè)如何... |
23:46 | 打好“三張牌” 促羽毛球產業(yè)健康... |
23:46 | 房企債務處置進程提速 行業(yè)邁向發(fā)... |
23:46 | 佰仁醫(yī)療董事長金磊:堅持原研創(chuàng)新... |
23:40 | 一季度41家財險公司車均保費環(huán)比下... |
23:40 | 多家金融機構落實監(jiān)管要求披露助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shù)據(jù)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