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昌校宇
6月10日,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中國銀保監(jiān)會主席郭樹清在第十三屆陸家嘴論壇上表示,2020年以來,為應對百年一遇的疫情,發(fā)達國家紛紛推出超級經濟刺激計劃。在財政猛烈擴張的同時,貨幣政策達到前所未有的寬松程度。美聯儲資產負債表已擴張將近一倍,歐央行擴張一多半,日本銀行擴張超過四分之一。這些超常規(guī)舉措,短期內確實起到了穩(wěn)定市場、穩(wěn)定人心的作用。但是相伴而來的負面效應則需要全世界各國來共同承擔。
“中國在強化宏觀政策應對時,沒有搞‘大水漫灌’。事實上,我們的政策力度并不算小”。郭樹清介紹,從貨幣金融政策來看,2020年,銀行貸款新增19.6萬億元,增速12.8%,社會融資規(guī)模增加35萬億元,增速13.3%,這在世界上是很少有的。通過降低貸款利息和減少服務收費,去年金融系統向實體經濟讓利1.5萬億元。從財政稅收政策看,2020年我國對企業(yè)和居民新增減稅降費超過2.5萬億元。公共預算赤字率3.7%,加上新增抗疫國債、地方政府專項債、政策性銀行額外增加投入等,這些數字合計起來與名義GDP之比已超過10%。
“更重要的是,我們的應對政策取得最好效果”。郭樹清表示,2020年中國經濟實現正增長,促進了周邊國家和主要貿易伙伴的經濟復蘇,阻止了世界經濟陷入更大萎縮。中國在相當一段時期內供應了全球一半左右最終產品,而且總體上沒有提高出口離岸價格,為全球疫情防控和經濟恢復奠定了堅實基礎。如果說最發(fā)達國家大量印發(fā)的貨幣形成了拉動全球通脹的動力源,那么,中國數億勞動者生產的商品就是穩(wěn)定全球通脹的千鈞錨。
對于“為什么我們的財政金融支持政策有那么大的力度,而央行資產負債表能夠保持不變”,郭樹清向市場道出答案。首先是因為黨中央著眼全局的宏觀決策統籌兼顧、科學合理,國務院和國務院金融委的安排指揮切合實際、精準有效。其次是因為金融系統堅定不移地整治脫實向虛現象,堅決降低內部杠桿率,同業(yè)理財、同業(yè)投資、委托貸款和信托通道業(yè)務持續(xù)減少,高風險影子銀行不斷收縮。第三是因為我國央行資產負債表具有特殊優(yōu)勢,持續(xù)多年的穩(wěn)健政策使得存款準備金率保持在較高水平,與此同時利率匯率的市場化改革又卸下了沉重包袱。
郭樹清強調,“所以,和發(fā)達國家央行購買資產擴表不同,我國通過降低存款準備金率,適當增加定向再貸款,推動商業(yè)銀行向實體經濟發(fā)放更多貸款,與此同時引導更多社會儲蓄轉化為直接投資和證券投資,顯著地擴大了中國和世界迫切需要產品的生產和供應能力,推動了經濟的綠色轉型進程”。
郭樹清認為,必須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健全公司治理結構,加快市場化兼并重組,規(guī)范互聯網平臺,促進公平競爭。要抓緊推進傳統金融服務數字化轉型,促使金融機構能夠更精準服務實體經濟,更精準防范金融風險。發(fā)展普惠金融,加強小微企業(yè)和弱勢群體金融服務,切實促進共同富裕。發(fā)展綠色金融,為確保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供有力金融支撐。發(fā)展科技金融,通過多種方式支持自主創(chuàng)新和自立自強。
現階段最突出的一項任務就是進一步加大直接融資比重。郭樹清提到,“在去年新增社會融資規(guī)模中,債券和股票融資占比已經達到37%左右,還可以有更大的發(fā)展空間,特別是債券市場還有很大潛力。妨礙其健康成長的一個主要短板是,債券市場法制還不夠健全。迫切需要讓各級政府、企業(yè)、中介機構和投資者都認識到逃廢債不僅是不道德的行為,而且是違法違規(guī)甚至是犯罪的行為”。
郭樹清建議,“根本性舉措是加快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注冊制改革,真正加強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確保發(fā)行方、中介機構、投資者嚴格依法履行各自義務,承擔各自責任”。
經過化解重大金融風險三年攻堅戰(zhàn),過去我們面臨的多個方面的金融風險都出現了收斂趨勢。但是,防范風險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題。“當前需要重點關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積極應對不良資產反彈。第二,嚴密防范影子銀行死灰復燃。第三,堅決整治各類非法公開發(fā)行證券行為。第四,切實防范金融衍生品投資風險。第五,時刻警惕各種變換花樣的‘龐氏騙局’”。
(編輯 孫倩)
23:46 | 南京化纖重大資產重組草案出爐 主... |
23:46 | 杰克股份:全力推進智能高端產品研... |
23:46 | 風范股份錨定海外市場 多元化布局... |
23:46 | 閏土股份穩(wěn)固業(yè)務基本盤 不斷強化... |
23:46 | 政策持續(xù)落地企業(yè)加碼研發(fā) 腦機接... |
23:46 | 推進國際化戰(zhàn)略 沃爾核材擬赴港上... |
23:46 | 小羽毛撬動大市場:羽毛球產業(yè)如何... |
23:46 | 打好“三張牌” 促羽毛球產業(yè)健康... |
23:46 | 房企債務處置進程提速 行業(yè)邁向發(fā)... |
23:46 | 佰仁醫(yī)療董事長金磊:堅持原研創(chuàng)新... |
23:40 | 一季度41家財險公司車均保費環(huán)比下... |
23:40 | 多家金融機構落實監(jiān)管要求披露助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