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謝若琳
見習記者 毛藝融
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截至7月12日,已有15家港股公司發(fā)布完成或啟動私有化退市的公告。從進度來看,雅士利國際、江南集團、寰亞傳媒、金利豐金融等4家公司已完成私有化退市,另外達利食品、保利文化等11家港股公司則宣布啟動私有化退市計劃。
究其原因,港股市場流動性不足,中小市值公司股價低迷、市值被低估、難以獲得融資成為主因。協縱策略管理集團創(chuàng)始人黃立沖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一方面,當公司的股價長期低迷,市值被嚴重低估時,選擇私有化退市能夠避免市場的短期壓力,獲取更多自主權和靈活性進行長期的戰(zhàn)略規(guī)劃和投資。另一方面,上市公司的運營成本包括了上市費用、持續(xù)上市的合規(guī)成本、信息披露成本等,私有化退市可減少維持上市地位的成本費用。
流動性問題難解
主動退市乃無奈之舉
前述11家正在推進私有化進程的公司中,超過半數的公司市值在50億港元以下,近一年日均成交額不足100萬港元。從所屬行業(yè)來看,既有金鷹商貿集團這樣的地產企業(yè),也有伊泰煤炭等能源企業(yè),以及達利食品等消費公司。
從數量上來看,今年私有化退市數量有可能創(chuàng)新高。數據顯示,2022年全年,港股共有15家公司實現私有化退市。而今年以來,已有15家宣布私有化退市,其中僅6月27日,就有新創(chuàng)建集團、保利文化、達利食品3家公司宣布私有化要約。
港股上市公司私有化退市的路徑,主要包括要約收購、協議安排和吸收合并等。要約收購方面,周大福企業(yè)全資附屬公司擬以9.15港元/股私有化新創(chuàng)建集團,較新創(chuàng)建集團停牌前收盤價溢價14.5%;從事差別化滌綸面料染色加工的永盛新材料董事會主席李誠提出以58.7%的溢價私有化永盛新材料,計劃退市后將自身業(yè)務與旗下其他企業(yè)整合。
吸收合并方面,保利文化與要約人保利集團全資附屬公司中藝世紀文化訂立合并協議,建議由要約人通過吸收合并私有化公司和撤銷上市地位,向H股股東以現金支付每股H股8.88港元,較停牌前股價溢價約77.6%。
對大多港股公司而言,主動退市乃無奈之舉。“今年港股市場低迷,許多公司感到股價未能準確反映實際資產價值,股票長期成交低迷,融資能力不足。對于這些公司而言,維持上市的意義有限,但卻需要承擔維持上市的成本,因此選擇私有化。”富途投研團隊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不過,對于投資者來說,私有化注銷價為他們提供了套現退市的機會,使他們能夠獲得資金并尋找其他投資機會。
退市后謀求新機遇
巧妙運用資本市場工具
一些港股公司在退市后,選擇重回A股市場。如羅欣藥業(yè)在港股私有化退市后,借殼東音股份回歸A股。此外,華熙生物、華潤微也是在港股私有化退市后回歸A股,登陸科創(chuàng)板,估值均得到了明顯提升。
也有港股公司退市后暫無上市計劃,聚焦業(yè)務尋求長期戰(zhàn)略發(fā)展機遇。例如,金鷹商貿集團、海藍控股等多家正在推進私有化的公司,在公告中表示,退市后將不會謀求在其他資本市場上市。
今年以來,一二級市場的企業(yè)紛紛尋求融資渠道,利用資本市場工具來獲得發(fā)展機遇。在港股市場的低迷環(huán)境下,一些公司選擇啟動私有化退市;而一些港股公司則另辟蹊徑,例如維亞生物擬分拆子公司至A股上市,加入“港拆A”隊伍。一級市場的企業(yè),也自愿選擇降低首發(fā)融資比例,以“袖珍式IPO”登陸港股市場。
“這意味著市場正在尋找新的平衡點,不同類型的投資機會需求在發(fā)生變化。”黃立沖表示,在當前環(huán)境下,港股上市公司應該充分利用資本市場的工具,比如通過分拆或者并購來優(yōu)化公司結構,或通過私有化退市來進行深度的業(yè)務調整。另外,公司也需要加強與投資者的溝通,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以增強市場對公司的信心。
在都會金融香港研究部主管岑智勇看來,私有化退市是資本市場“優(yōu)勝劣汰”“有進有出”的正常的生態(tài)現象。一些股價低、流動性弱、融資難、無法維持上市地位的公司在選擇退市的同時,還有一些新經濟領域的企業(yè)也主動尋求上市渠道來獲得更多的發(fā)展機遇。
(編輯 張偉 才山丹)
 7月份以來12家公司披露重要股東短線交易 解釋為“誤操作”暴露相...2023-07-13 00:07
  7月份以來12家公司披露重要股東短線交易 解釋為“誤操作”暴露相...2023-07-13 00:07
              浙農股份連續(xù)三年入選《財富》中國上市公司500強 排名躍居第299...2023-07-12 21:03
  浙農股份連續(xù)三年入選《財富》中國上市公司500強 排名躍居第299...2023-07-12 21:03
              隴神戎發(fā)預計上半年凈利最高增293.10% 控股子公司普安制藥營收同...2023-07-12 20:10
  隴神戎發(fā)預計上半年凈利最高增293.10% 控股子公司普安制藥營收同...2023-07-12 20:10
              蘭石重裝子公司入選甘肅省2023年度第二批創(chuàng)新型中小企業(yè)2023-07-12 20:04
  蘭石重裝子公司入選甘肅省2023年度第二批創(chuàng)新型中小企業(yè)2023-07-12 20:04
              恒生電子助力試點養(yǎng)老保險公司商業(yè)養(yǎng)老金業(yè)務步入發(fā)展快車道2023-07-12 15:43
  恒生電子助力試點養(yǎng)老保險公司商業(yè)養(yǎng)老金業(yè)務步入發(fā)展快車道2023-07-12 15:43
             | 21:53 | 芯德半導體遞表港交所 超20億元資... | 
| 21:47 | 海泰新光:累計回購公司股份138760... | 
| 21:47 | 永吉股份:提名王忱先生為公司第六... | 
| 21:47 | 遠翔新材:2025年第三季度權益分派... | 
| 21:47 | 躍嶺股份:累計回購公司股份60000... | 
| 21:47 | 云中馬:不存在逾期擔保的情況 | 
| 21:47 | 中閩能源:關于董事會換屆選舉的公... | 
| 21:47 | 中泰化學:不存在逾期擔保事項 | 
| 21:47 | 中信博:核心技術人員離職 | 
| 21:47 | 中信證券:公司無逾期擔保 | 
| 21:47 | 祖名股份:不存在逾期對外擔保的情... | 
| 21:47 | 鈞達股份:聘任周小輝先生為公司財...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