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截至6月14日晚,6月以來共有146家A股上市公司234位重要股東對外發(fā)布股份減持計劃,其中,有35位涉及清倉式減持,不少擬清倉減持的股東本身是持股5%以上的重要股東。
另外,A股限售股解禁壓力在7月份呈現陡增趨勢。據統(tǒng)計,7月份限售股解禁開始流通市值合計達4558.97億元,僅次于1月份的5510.12億元。
多家減持比例較高
146家上市公司擬減持的重要股東共有234位,不少上市公司6月份以來有多位重要股東計劃減持。
具體來看,47家上市公司計劃減持股東數量超過2位,20家上市公司計劃減持股東數量超過3位,9家上市公司計劃減持股東數量超過4位。延江股份、富滿電子、博士眼鏡、安科生物、華體科技等上市公司計劃減持股東數量居前。
減持比例方面,數據顯示,上述234位重要股東中,有104位擬變動股份數量占總股本的比例超過1%,68位擬變動股份數量占總股本的比例超過2%,39位擬變動股份數量占總股本的比例超過3%。康辰藥業(yè)、梅安森、宇晶股份、新宏澤、天龍集團、泉峰汽車、宏輝果蔬、*ST麥趣等15家上市公司單個重要股東減持數量均超過5%。
從減持人員類型看,上述234位重要股東中,共涉及高管數量113位,涉及個人34位,涉及公司87家。
就重要股東減持股份的原因,中國證券報記者梳理發(fā)現,償還股票質押融資、個人資金使用安排、為公司提供借款、為公司及子公司項目建設提供資金是主要原因。觸發(fā)協議違約條款、質押股份達到平倉線、償還質押債務、合同糾紛導致司法強制執(zhí)行等的占比也較大。也有部分公司減持原因是成立的資管信托計劃、員工持股計劃到期,減持后獲利了結。
順威股份、*ST麥趣、大北農和德威新材等上市公司大股東減持的原因均與股份質押有關。其中,僅大北農一家稱系主動減持,為了進一步降低股票質押率,降低融資杠桿;其余公司均系涉及質押后的被動減持。
以順威股份為例,公司近日公告,根據持股5%以上股東蔣九明質押式證券回購糾紛一案的《執(zhí)行裁定書》,合肥鐵路運輸法院裁定拍賣蔣九明持有的公司股份3000萬股。截至本公告披露日,蔣九明共計持有公司1.69億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23.52%,本次擬被司法拍賣的公司股份占其所持公司股份的17.71%,占公司總股本的4.17%。
35位股東擬清倉減持
數據顯示,上述234位擬減持上市公司股份的重要股東中,有35位涉及清倉減持。
其中,不少擬清倉減持的股東本身是持股5%以上的重要股東。以康辰藥業(yè)為例,公司6月8日收到持股5%以上股東GL發(fā)來的《關于計劃以大宗交易及協議轉讓方式減持北京康辰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的告知函》,GL自本公告披露之日起3個交易日后的6個月內通過大宗交易方式、協議轉讓方式合計減持數量不超過1176萬股(即合計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7.35%)。截至本公告披露日,GL持有公司股份1176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7.35%,上述股份均來源于公司首次公開發(fā)行股票并上市前已有的股份。
康辰藥業(yè)表示,本次減持股份計劃系GL根據自身經營需求自主決定,在減持期間內,GL將根據市場情況、公司股價等因素選擇是否實施及如何實施減持計劃,存在不確定性。
從清倉減持的股份來源看,絕大多數是IPO之前取得的原始股,在清倉減持前,多數公司已經進行了多筆減持。從清倉減持的原因看,減持主體自身資金需要是上述股東清倉減持的主要原因。此外,配合企業(yè)發(fā)展需要、經營投資安排以及被動減持占比也較大。從減持主體看,機構占據絕對主力,股權投資類公司、創(chuàng)業(yè)投資類公司、資產管理類公司占比超過八成。這些公司以原始股東的身份取得原始股,逐步進行獲利了結。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zhí)行院長盤和林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相關投資者在選股的時候,應首先考慮基本面,涉及清倉減持的上市公司,股價短期內會承壓,可以暫時選擇規(guī)避。
東北證券研究總監(jiān)付立春則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對于前期股價漲幅較大,且沒有業(yè)績支撐的股票,如果短期內重要股東減持壓力大,應該謹慎對待。比如,與口罩等防疫物資相關的概念股。
7月解禁壓力陡增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5、6月份解禁規(guī)模逐步走出谷底,7月解禁規(guī)模迎來高峰期。具體來看,7月份開始流通市值合計4558.97億元,僅次于1月份開始流通市值合計數的5510.12億元,高居年內解禁市值第二位。
分周來看,7月份前3周限售股解禁壓力相對較小,第4周解禁壓力陡增,解禁市值為2367.9億元,超過當月總市值的50%。
具體到個股,129家上市公司擬在7月份進行限售股解禁。其中,46家上市公司本期流通數量超過1億股,嘉澤新能、華電國際、紅塔證券等3家上市公司本期流通數量超過10億股。
付立春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大小非的鎖定期到期后,有減持計劃的機構投資者及財務投資者可能會給相關上市公司帶來較大的減持壓力。
550家公司預告半年報 逾兩成業(yè)績預喜2020-06-15 06:10
S佳通150名股東提議罷免董事長“股改釘子戶”再發(fā)公告籌劃股改2020-06-15 01:13
利潤承壓造紙企業(yè)持續(xù)提價 相關上市公司業(yè)績分化2020-06-15 01:13
賈躍亭所持樂視網股票拍賣無人報名 公司千余項商標或受影響2020-06-15 01:12
兩上市公司控制權擬變更 雙雙迎來國資實控人2020-06-15 00:00
| 23:44 | “出海”、小游戲、電競 頭部游戲... |
| 23:44 | 汽車行業(yè)“千億元營收陣營”擴容 ... |
| 23:44 | “反內卷”顯效 第三季度光伏產業(yè)... |
| 23:44 | 濰柴動力2025年前三季度業(yè)績再創(chuàng)新... |
| 23:44 | 面板市場進入復蘇通道 頭部上市公... |
| 23:44 | 多家上市鋼企盈利能力提升 |
| 23:44 | 廣交會“智慧醫(yī)療專區(qū)”首秀 創(chuàng)新... |
| 23:44 | 潤澤科技下“笨功夫”角逐算力賽道 |
| 23:35 | 5000億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投放完... |
| 23:35 | 基金經理投資科技賽道“和而不同” |
| 23:35 | 年內新發(fā)公募基金數量已超去年全年 |
| 23:35 | 券商頻調另類子公司注冊資本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