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臺能擴產嗎?飛天會提價嗎?公司要回購嗎……5月19日下午,貴州茅臺董事長高衛(wèi)東攜主要高管參加貴州茅臺2020年度及2021年第一季度業(yè)績說明會,與投資者進行了線上交流,對相關焦點問題逐一進行了回應。
擴產正在開展相關論證工作
就茅臺而言,量和價是最為關心的核心敏感問題,高衛(wèi)東首先回答的就是茅臺的產能問題。
“擴產能要參考市場前景,結合茅臺技術人才儲備、土地資源、生產性物資供給、生態(tài)承載能力等因素進行綜合考量,公司正結合‘十四五’規(guī)劃的編制開展相關論證工作。”高衛(wèi)東表示。
市場一直有飛天茅臺等產品提價的預期,對此,高衛(wèi)東表示,截至目前,公司沒有調整主營產品價格的計劃。貴州茅臺副總經理、財務總監(jiān)、董秘劉剛直言,截至目前,公司沒有調整飛天茅臺出廠價的計劃。
貴州茅臺董事、代行總經理職責的李靜仁在回復投資者時表示,茅臺作為國有企業(yè)、行業(yè)領軍企業(yè),作為一家有擔當、顧大局、負責任的企業(yè),不僅要考慮經濟效益,還要體現國有企業(yè)的擔當,(飛天茅臺)提價涉及諸多因素,需充分聽取多方意見,認真綜合研究。
至于投資者關心的茅臺系列酒價格以及飛天茅臺的開箱銷售政策等問題,李靜仁進一步回應稱,截至目前,公司沒有調整產品價格的計劃。2020年以來,公司堅持把“穩(wěn)市穩(wěn)價”工作作為市場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務,茅臺酒拆箱銷售是為了盡量減少流通環(huán)節(jié),引導開瓶消費,最大程度保障消費者飲用需求。關于開箱銷售持續(xù)時間的有關情況,公司將結合市場實際進行綜合研判。
對此,線上投資者有了更為尖銳的提問:茅臺若是喪失了市場化提價權,是否會讓茅臺有一天丟失白酒第一的地位呢?對此,李靜仁回應稱,茅臺有信心、有底氣、有能力辦好自己的事。
目前沒有回購及股權激勵計劃
貴州茅臺賬面上躺著令人艷羨的大量現金,也備受投資者關注,比如這些資金是否可用于回購呢?
“截至目前,公司沒有收購公司股票的計劃。”高衛(wèi)東對此直接回應稱。與此同時,高衛(wèi)東還表示,貴州茅臺目前沒有股權激勵方面的計劃。
對于公司賬面上巨額的現金,李靜仁在回應中稱,公司充裕的貨幣資金是持續(xù)健康發(fā)展和應對風險挑戰(zhàn)的重要保障,是公司發(fā)展的“護城河”。對于資金運用,公司始終堅持在資金安全的前提下提升收益水平,未參與任何可能給本金安全帶來較大風險的投資活動。
6月9日,貴州茅臺將召開2020年度股東大會。對于今年的“回家”之旅,貴州茅臺也有了最新回應。
高衛(wèi)東表示,今年的年度股東大會將安排交流環(huán)節(jié)。此外,對于股東大會購酒一事,高衛(wèi)東回應稱,初步考慮,今年年度股東大會將延續(xù)去年的售酒方式,面向股東開放預約資格,以滿足廣大股東的購酒需求,但會議現場不安排售酒。
談及與習酒的“同業(yè)競爭”問題,高衛(wèi)東回應稱,股份公司與茅臺集團及下屬其他子公司嚴格區(qū)分、獨立運營。
高衛(wèi)東表示,習酒公司在原料采購、生產工藝、生產產線、銷售渠道、產品設計和業(yè)務性質等方面均是獨立的,其商標、品牌形象、客戶群體、產品定位、風味特征與股份公司產品有著明顯的區(qū)別。股份公司經過多年經營,已經形成了獨特的品牌形象、品牌定位和聲譽,與茅臺集團和習酒公司有著顯著的區(qū)別,不會形成混淆。從歷史數據看,股份公司產品的產量和銷量一直以來處于持續(xù)穩(wěn)定上漲的態(tài)勢。茅臺酒仍然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tài),系列酒也仍是緊俏資源,整體市場形勢仍然很好。
“集團公司對股份公司的發(fā)展,一直以來都是高度重視的,永遠放在第一位支持。”高衛(wèi)東說,茅臺始終會是一家負責任的企業(yè),會尊重和維護廣大股東的合法權益。
此外,高衛(wèi)東還透露,今年公司已在重慶增設了1家自營店,接下來還將根據市場需求繼續(xù)增加網點設置。
“未來公司將繼續(xù)深化營銷體制改革,盡快實現渠道、市場、客戶等資源的高度聚合和高效利用,進一步提升效益。”李靜仁表示。
00:09 | 電競賽事持續(xù)火熱 產業(yè)鏈加速破圈 |
00:09 | 4月份乘用車市場零售同比增長14.5%... |
00:09 | 控股股東積極包攬定增 助推上市公... |
00:09 | 技術驅動、政策引領、市場響應 換... |
00:09 | 股權信托新規(guī)落地首月:三單創(chuàng)新項... |
00:09 | 創(chuàng)新藥賽道景氣度有望延續(xù)——專訪... |
00:09 | 在小紅書“種草”:銀行定義零售業(yè)... |
00:09 | 上市公司一季報展現經濟勇毅前行 |
00:09 | 三個不確定性讓美聯儲進退維谷 |
00:09 | 未盈利上市公司緣何堅持研發(fā)“上強... |
00:09 | 發(fā)揮好并購重組的關鍵作用 |
00:04 | 期貨業(yè)兩大新規(guī)有望年內落地 行業(yè)...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