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的30個交易日里,中證轉債指數(shù)共走出22根陽線,累計漲幅達到9.35%
■本報記者 呂江濤
2019年以來,A股市場觸底反彈,尤其是春節(jié)假期之后,股市更是連續(xù)大漲,讓很多基金的單位凈值都大幅增長。
據(jù)《證券日報》記者統(tǒng)計,去年表現(xiàn)不佳的可轉債基金在今年一反常態(tài)、漲勢如虹,82只可轉債基金在今年以來的平均回報率超過5%,在同類基金中整體漲幅居前。
對此,有業(yè)內人士指出,可轉債風險相對可控,而且可轉債當前溢價估值偏低,具有性價比,處于配置良機。而從供給角度來看,今年可轉債發(fā)行規(guī)模有望同比大增,銀行等金融行業(yè)仍然是發(fā)行的主力。
中證轉債指數(shù)持續(xù)上漲
可轉債基金回報率靠前
去年,伴隨不斷出現(xiàn)的上市首日即破發(fā)現(xiàn)象,可轉債行情持續(xù)低迷,可轉債基金業(yè)績也不甚理想。而今年以來,可轉債一改去年的低迷窘況,悄然走出了一波整體上漲的小牛行情,賺錢效應開始顯現(xiàn)。
截至昨日收盤,上證綜指今年以來漲幅達10.5%。而伴隨著A股市場的反彈,可轉債市場也漲勢喜人,今年以來的30個交易日中,中證轉債指數(shù)有22個交易日上漲。截至昨日收盤,中證轉債指數(shù)報305.73點,盤中觸及308點,更是創(chuàng)出近一年來的新高,年內漲幅達9.35%。
伴隨著可轉債的連續(xù)上漲,可轉債基金自今年年初以來業(yè)績同樣氣勢如虹,在債券型基金中的整體業(yè)績表現(xiàn)最佳。據(jù)《證券日報》記者統(tǒng)計,今年債券型基金中回報率最高的10只基金中,可轉債基金占7只,且最高回報率已接近10%。
Wind數(shù)據(jù)顯示,納入統(tǒng)計的82只可轉債基金今年以來沒有一只虧損,平均回報率超過5%。其中,華富可轉債、鵬華可轉債、華商可轉債A等產品收益均超過9%;南方希元可轉債、博時轉債增強A、國泰可轉債、中歐可轉債A的收益率則都超過了8%。
在行情回暖的背景下,機構對可轉債也一改去年的看衰觀點,2019年以來多家機構開始“唱多”,認為可轉債或將成為市場“金礦”。
財通證券近日發(fā)布的研報指出,目前,可轉債市場的估值依然較低,若以BS模型(布萊克—斯克爾斯期權定價模型)解析,價格被低估的可轉債共84只。根據(jù)計算的理論價格,被低估的可轉債共105只。因此,可轉債具有較高的配置價值。
國都證券近期的研報也指出,可轉債是極少數(shù)可以同時享受利率下行以及權益市場回暖的品種,寬松貨幣環(huán)境下的利率下行依然有利于可轉債估值的提升。而同時,可轉債所包含的期權屬性又可以讓可轉債享受到權益市場的反彈行情。
基金公司加緊布局
新成立11只可轉債基金
事實上,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基金布局可轉債的熱度明顯提升。據(jù)《證券日報》記者統(tǒng)計,2018年下半年以來,包括廣發(fā)基金、南方基金、工銀瑞信基金等多家大型基金公司在內的基金公司相繼成立了11只可轉債基金。此外,易方達基金還發(fā)行了易方達鑫轉招利混合基金,最高可把95%的資產投資于可轉債,布局可轉債意圖明顯。
多家基金公司都表示,作為股、債兩市的連通器,可轉債既可以持債到期獲取固定收益,也可以在股市向好時分享股票上漲收益,是經濟復蘇拐點附近、大類資產切換期的合適標的。另外,相比純債市場,可轉債市場回報來源更多,獲利空間更大;相比股票市場,可轉債市場出清幅度更高,當前溢價估值偏低。因此,繼續(xù)看好可轉債的投資機會,將積極布局相關基金。
國信證券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2018年第四季度,公募基金持有的可轉債市值約459億元,絕對規(guī)模創(chuàng)下2015年以來的新高,相比2018年第三季度末上升約19億元,相比2017年第四季度末上升約173億元。
細分來看,除可轉債基金和中長期純債型基金外,其他公募基金持有的可轉債市值也均有所提升。其中,混合型基金、二級債基和一級債基持有的轉債市值提升幅度最為顯著,分別從2018年第三季度末的124.46億元、168.14億元和50.84億元上升至2018年第四季度末的143.61億元、170.06億元和52.44億元。
此外,據(jù)《證券日報》記者了解,目前還有多只可轉債基金正在排隊待批。由于等待獲批的時間較長,部分基金公司正在清理部分債基,打算騰出倉位來配置可轉債。
300點大反彈引爆市場熱情 公募基金迎十年來最佳開局2019-02-20 06:57
基金銷售“亂局”亟待市場出清2019-02-20 06:50
兩家基金公司股權轉讓塵埃落定2019-02-20 06:45
股市強勁反彈 基金公司加大偏股基金推廣力度2019-02-20 06:45
賺錢效應逐步恢復 52只偏股基金年內漲幅超20%2019-02-20 06:44
| 18:00 | 盤后利好!人工智能領域將出新政 |
| 17:58 | 深企全國產自研技術MasterAgent點... |
| 17:47 | 伊利股份金領冠亮相進博會 可感知... |
| 17:29 | 澳華內鏡:關于獲得政府補助的公告 |
| 17:29 | 寶鈦股份:關于購買土地使用權的進... |
| 17:29 | 德創(chuàng)環(huán)保:關于完成對控股子公司寧... |
| 17:29 | 菲林格爾:公司完成工商變更登記 |
| 17:29 | 蜂助手:關于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勵... |
| 17:28 | 華泰股份:關于全資子公司瞬捷數(shù)字... |
| 17:28 | 華陽新材:董事、總經理武躍華辭職 |
| 17:28 | 日聯(lián)科技:關于競得土地使用權并投... |
| 17:28 | 上海醫(yī)藥:關于注射用頭孢呋辛鈉及...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shù)據(jù)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