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夢澤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越來越多的海外車企選擇“加倉”中國市場,并加強與本土企業(yè)的合作,布局未來市場制高點。
日前,德系車企大眾汽車集團(以下簡稱“大眾汽車”)先是決定投資25億歐元進一步拓展位于合肥的生產及創(chuàng)新中心,隨后又宣布將聯合小鵬汽車開發(fā)面向中國市場的高性能電子電氣架構。“總部交給我的第一個任務就是對中國市場的現狀做出清晰的分析,并相應地形成大眾汽車的對策、制定戰(zhàn)略。”大眾汽車負責中國區(qū)業(yè)務的管理董事貝瑞德直言,在快速變化的中國汽車市場,本土化合作和決策、成本效益和快速的開發(fā)節(jié)奏對于保持競爭力至關重要。
此前在電動化轉型方面“慢半拍”的日系車企也選擇提速。近日,本田汽車針對中國市場推出純電品牌——“燁”。本田中國本部長五十嵐雅行表示,針對當下的中國市場燃油車份額縮小、新能源車份額擴大的情況,本田必須及時采取措施去應對。本田新品牌將堅持中國研發(fā)中國智造。
海外車企緣何持續(xù)“加倉”中國市場?
筆者認為,中國消費市場潛力巨大且空間廣闊。隨著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等政策的落地實施,新的消費潛能正不斷被釋放出來。
此外,我國正在加快推動能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利用,并積極推進交通等領域的清潔低碳轉型,這為海外車企帶來了新的發(fā)展機遇。汽車產業(yè)作為集新能源、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等新興技術于一體的朝陽產業(yè),其電動化、智能化和網聯化發(fā)展趨勢為海外車企在中國市場的發(fā)展開辟了新的空間。
與此同時,我國車企在智能化技術、開發(fā)平臺等方面的實力得到了廣泛認可,在讓海外車企倍感壓力的同時,也為其提供了難得的契機,即通過押寶中國市場、加強本土合作,推進新能源轉型。
可以說,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迅速崛起,給歷史悠久的汽車工業(yè)帶來了諸多新的變化。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海外車企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投入,中國市場也將成為全球車企打造未來競爭力的技術高地。
2025陸家嘴論壇6月18日正式啟幕……[詳情]
23:51 | 中國屏何以大“顯”身手 |
23:51 | 全國海關“十四五”成績單出爐 |
23:51 | 央行等三部門:發(fā)揮金融力量推動林... |
23:51 | 券商從“規(guī)模競速”向“功能提升”... |
23:51 | A股并購重組活躍 產業(yè)整合趨勢增強 |
23:51 | 賽事“試金石”檢驗人形機器人產業(yè)... |
23:51 | 央行加碼凈投放呵護流動性 |
23:51 | 上海優(yōu)化政策釋放住房消費需求 |
23:51 | *ST天茂主動退市通過股東會審議 后... |
23:51 | 多地細化措施支持民營經濟發(fā)展 |
23:51 | 月內924只個股獲券商“買入”評級 |
23:51 | 年內已有127家公募機構啟動自購權...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