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ETF備受關注。截至2018年11月28日,口徑統(tǒng)計,滬深兩市已上市交易的A股股票型ETF基金為136只,ETF場內總份額1498.73億份,較2018年1月1日增加787.84億份,增加一倍多。
ETF基金受到市場廣泛關注,首先,源于主要指數的估值持續(xù)調整,滬深300、中證500、創(chuàng)業(yè)板指數的估值,都接近歷史低點附近,配置和交易價值凸顯。其次,今年以來A股個股風險事件頻出,精選個股的難度巨大,ETF作為被動指數基金,可以通過指數化投資分散個股風險。隨著投資者教育的持續(xù)展開,當前投資者對于ETF這種投資工具有了深入了解,善于采用這種投資工具進行資產配置和交易。
此外,ETF本身還存在三大特點:成本低。由于ETF完全復制指數,ETF的管理費、托管費跟其他基金相比很低,較低的費率適合機構和個人長期配置;價格透明,流動性高。由于ETF基金產品特性的關系,ETF場內每15秒刷新一次報價。它可以像普通股票一樣快速交易,與在銀行端申購、贖回基金相比,效率較高。交易價格的透明和良好的流動性,給投資者帶來了優(yōu)異的用戶體驗;可以套利操作。對于專業(yè)投資者,ETF還是一種高效的套利工具。當ETF二級市場交易價格和基金份額凈值偏離時,專業(yè)投資者可以在一級市場、二級市場以及股票現(xiàn)貨市場之間進行套利,獲得無風險收益。ETF和ETF期權工具還可以結合使用,構造多種資產組合,方便投資者借助工具實現(xiàn)不同的投資策略。
通常認為,主動管理型基金獲得超額收益的能力,與該市場發(fā)展的完善程度息息相關:市場越完善,有效性、流動性越好,市場的價格發(fā)現(xiàn)功能越充分。在談論主動管理型基金與被動管理型基金時,不少投資者持有非此即彼、二者選其一的觀點。但我們都相信上述二者之間的關系并不是對立的。例如,Vanguard作為最大的被動指數投資的公司,在創(chuàng)立伊始就是一家進行主動式管理的基金公司。Vanguard也管理著超過1.2萬億美元的主動管理型資產,是世界第三大主動型基金管理公司。
在管理客戶的投資組合時,主動式管理與被動式管理這兩種策略均有各自的用武之地。投資于哪種管理方式的基金,取決于投資者的投資理念、投資知識水平和投資目標。通常,市場定價效率低的資產中積極管理機會相對較多,新興市場環(huán)境中主動管理基金機會高于非新興市場環(huán)境。我們國家資本市場在逐漸完善發(fā)展過程中,市場的有效性逐漸增強,被動投資可以跑贏主動投資的觀念已深入人心,體現(xiàn)在資本市場上表現(xiàn)為被動投資規(guī)模逐漸擴大,ETF基金的交易活躍度明顯提升,ETF的持有人從早期的機構專業(yè)投資者為主,轉變?yōu)闄C構專業(yè)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并存的局面。
無論是從海外發(fā)達的資本市場來看,還是當前國內ETF實際發(fā)展情況來看,ETF基金的發(fā)展都大有可為,在2018年ETF資產規(guī)模凈流入增長率打破了歷史紀錄,凸顯了ETF指數投資在資本市場中的重要地位?;赝鸈TF市場,繼2004年推出首只ETF——50ETF基金之后,國內也經歷了ETF的更新?lián)Q代,ETF的發(fā)行數量和質量不斷提高。當前指數基金規(guī)模已擴大至可以和主動型管理基金資金規(guī)模相比肩的地步。但ETF的種類還不夠豐富,主要集中于股票ETF,而國內的債券ETF、商品ETF還處于發(fā)展初期,還沒有做大做強,沒有形成全方位的資產配置閉環(huán),沒有全面發(fā)揮資產配置作用。
由于ETF跟蹤且全復制指數進行被動投資,同一跟蹤標的,同質化較高,我們認為ETF指數管理是一個高度精細的工作,應該關注以下幾點:管理經驗豐富,品牌優(yōu)質的,管理時間長的公司;風險控制體系是否完備;投資的ETF基金產品要追尋資本市場政策的鼓勵的方向。
10:58 | 6天6板,002190,“一字板”漲停! |
10:12 | 華夏銀行昆明分行與國鐵昆明局共筑... |
09:09 | 明略科技副總裁譚北平:深耕超圖多... |
23:46 | 南京化纖重大資產重組草案出爐 主... |
23:46 | 杰克股份:全力推進智能高端產品研... |
23:46 | 風范股份錨定海外市場 多元化布局... |
23:46 | 閏土股份穩(wěn)固業(yè)務基本盤 不斷強化... |
23:46 | 政策持續(xù)落地企業(yè)加碼研發(fā) 腦機接... |
23:46 | 推進國際化戰(zhàn)略 沃爾核材擬赴港上... |
23:46 | 小羽毛撬動大市場:羽毛球產業(yè)如何... |
23:46 | 打好“三張牌” 促羽毛球產業(yè)健康... |
23:46 | 房企債務處置進程提速 行業(yè)邁向發(fā)...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