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孫璐璐
昨日,7月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在市場一片競猜中揭曉答案——繼續(xù)按兵不動。本月的LPR報價算得上自2019年8月LPR改革以來市場分歧最大的一次,有機構問卷調查顯示,預判1年期LPR會下調和認為維持不變的受訪者幾乎各占一半。
市場預判的分歧之所以會如此之大,主要還是因為全面降準給市場帶來超預期。盡管事后央行一再強調降準是貨幣政策回歸常態(tài)后的常規(guī)操作,但由于官方同時強調促進綜合融資成本穩(wěn)中有降,給市場帶來了LPR“降息”的想象空間。
全面降準疊加中期借貸便利(MLF)、LPR操作維持不變,貨幣政策操作的松緊搭配利于糾偏市場對于貨幣環(huán)境再寬松的幻想,強化對于下半年貨幣政策繼續(xù)維持穩(wěn)健中性的市場共識。
從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看,如果說全面降準是前瞻性防范經濟隱憂的話,那么降準落地后貨幣政策短期內宜靜不宜動。鑒于金融監(jiān)管部門對銀行信貸投放的重點領域有較強的引導能力,降準在當今貨幣政策操作中具有了定向的特征,所以相比于利率變動,降準影響渠道更為單一,即便是全面降準,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信貸資源對小微企業(yè)等重點領域的“精準滴灌”。但政策利率變動以及由此波及的貸款利率變動,對各類貸款的影響是無差異化的,在當前我國仍面臨一定物價上漲壓力之際,利率下調無疑與控制通脹上行背道而馳。
盡管美聯儲尚未正式啟動收緊貨幣政策的動作,但已然在為貨幣政策回歸正常化著手準備,我國率先走出疫情沖擊實現經濟復蘇,貨幣政策回歸正?;倪M程自然比其他國家來得也早。各國貨幣政策“步伐”雖有前有后,但回歸常態(tài)是殊途同歸。疫情對世界經濟激起的漣漪正逐漸收斂,經濟議題將再度聚焦結構性失衡挑戰(zhàn)下的改革轉型,而這顯然不是靠貨幣政策“大水漫灌”就能解決的。
11:49 | 廿四載締造商業(yè)傳奇 侯孝海辭任 華... |
11:29 | 線上線下控股股東擬變更 新東家曾... |
11:17 | 雅本化學相關項目獲第八屆中國(上... |
11:16 | 紫光展銳開啟IPO上市輔導備案 |
11:15 | “π動未來·青創(chuàng)匯”湖北青年創(chuàng)新... |
10:44 | 科達自控耗資2.09億元收購海圖科技... |
10:44 | 最新進展!安源煤業(yè)披露重大資產重... |
10:26 | 愛康集團發(fā)布《2025版北京市體檢人... |
10:21 | 即將終止上市 *ST紫天面臨三重退市... |
10:21 | 數字金融“引擎”重塑金融業(yè)生態(tài) ... |
10:20 | 榮耀獲上市輔導備案 催化AI終端生... |
10:20 | 瀘州老窖2025年營收目標“穩(wěn)中求進...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