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珊 見習記者 楚麗君
美股市場在接連創(chuàng)新高后,近日市場一改強勁走勢,逐漸走弱,美東時間7月19日,美股市場整體表現低迷,道瓊斯指數盤中一度跌超900點,失守34000點,截至收盤,道瓊斯指數跌725.81點,跌幅2.09%,報33962.04點,創(chuàng)自去年10月份以來最大單日跌幅;標普500指數跌1.59%,報4258.49點;納斯達克指數跌1.06%,報14274.98點,為連續(xù)第五個交易日下跌。
美股GICS一級行業(yè)板塊方面,當地時間7月19日,同花順數據顯示,僅房地產板塊上漲0.96%,其余板塊均下跌,其中,能源和原材料板塊跌幅居前,分別下跌3.63%、2.79%,工業(yè)、公用事業(yè)、通訊業(yè)務、非日常生活消費品等4個板塊跌幅也均超1.7%。
個股來看,美股知名科技股普遍下跌,蘋果跌2.69%,谷歌-C跌1.97%,微軟跌1.33%,Facebook跌1.23%,亞馬遜跌0.67%;中概股也出現較多跌幅,普普文化跌21.26%,第九城市跌10.41%,新東方跌9.6%,滴滴跌7.6%。此外,疫苗概念股則逆市上漲,諾瓦瓦克斯醫(yī)藥漲12.78%,Moderna漲9.48%。
對于美股的市場表現,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美股之前很長一段時間持續(xù)上漲,多次創(chuàng)出歷史新高,而周一美股三大指數則出現了大幅下跌,道指跌幅較大,主要還是由于德爾塔變種病毒的傳播,投資者擔心全球經濟復蘇可能受到阻礙,與此同時,衡量市場恐慌情緒的指數一度漲逾30%。
持有相似觀點的云一資產董事長、首席投資官張子華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美股因德爾塔變異毒株感染病例激增,投資者擔憂全球經濟復蘇不及預期而出現重挫。全球經濟大概率走向滯漲,近端可以減輕對于流動性的擔憂,將關注點聚焦到需求方面以及宏觀調控的政府采購方面。從投資機會上來講,適當轉向防守策略,金銀避險品種以及估值合理的剛需消費板塊值得投資者關注。
金百臨咨詢分析師秦洪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美股走弱,與疫情反復、美聯儲的邊際寬松空間收斂有著一定的關聯。畢竟美聯儲持續(xù)發(fā)錢,也會有個盡頭,一旦貨幣政策收縮,可能會對股票等資產價格產生較大的壓力。對于美股的投資機會來說,還是看科技產業(yè),畢竟科技創(chuàng)新仍然是美國經濟的一個強勁引擎。
對于后市,楊德龍認為,美股雖然出現下跌,但是目前還不能確認美股市場已經見頂,事實上,美股上市公司財報仍然強勁,在經濟復蘇的背景下,美股企業(yè)在二季度受益程度比較大,良好的業(yè)績會成為美股重要的支撐。此外,美國通脹的持續(xù)性并不會特別長,這也減少了投資者對于美聯儲退出寬松貨幣政策的擔憂。整體來看,美股市場在大幅沖高之后出現回落,但是并不是意外著上漲的走勢就此結束,即將展開的財報季或將推高美股的市場表現。
中金公司表示,近期隨著美國通脹再度超預期上行,市場對高通脹高估值下的美股能否延續(xù)上行趨勢、以及美聯儲政策是否會提前收緊的擔憂再度升溫。不過,拋開短期一些情緒變化,基本面狀況才是判斷市場中期趨勢的核心。從市場角度來看,即便面臨諸多不確定性可能帶來的波動,但只要盈利趨勢不徹底逆轉,就不會對市場轉為悲觀。7月中旬開始,美股市場將逐步進入持續(xù)一個月的2021年二季度業(yè)績披露期,預計得益于去年低基數以及二季度以來疫情接種下服務性消費的持續(xù)修復,美股二季度盈利增速將是年內高點。
(編輯 才山丹 策劃 張穎)
 50家公司公布上半年業(yè)績快報:92%凈利潤同比增長,42%月內股價上...2021-07-20 20:21
  50家公司公布上半年業(yè)績快報:92%凈利潤同比增長,42%月內股價上...2021-07-20 20:21
              可轉債熱度不減,藍盾轉債、華鋒轉債漲幅均超10%!機構稱兩方面...2021-07-19 17:47
  可轉債熱度不減,藍盾轉債、華鋒轉債漲幅均超10%!機構稱兩方面...2021-07-19 17:47
              順勢而為挖掘企業(yè)內在價值2021-07-19 01:02
  順勢而為挖掘企業(yè)內在價值2021-07-19 01:02
              恒生指數重返28000點之上  機構看好港股三條投資主線2021-07-18 16:54
  恒生指數重返28000點之上  機構看好港股三條投資主線2021-07-18 16:54
              碳交易板塊指數逆市上漲0.44%2021-07-17 00:47
  碳交易板塊指數逆市上漲0.44%2021-07-17 00:47
             | 00:21 | 微型發(fā)光二極管加快商業(yè)化 企業(yè)搶... | 
| 00:21 | 政策、資本、技術三重驅動 中國創(chuàng)... | 
| 00:21 | 出險房企化債超1.2萬億元 行業(yè)風險... | 
| 00:20 | 兗礦能源前三季度商品煤產量創(chuàng)新高 | 
| 00:20 | 寶鋼股份第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增超13... | 
| 00:20 | “三桶油”持續(xù)推進增儲上產 | 
| 00:20 | 五糧液前三季度營收超609億元 擬合... | 
| 00:20 | 已披露三季報顯示 26家A股食品飲料... | 
| 00:20 | 上市公司業(yè)績說明會向專業(yè)化平臺升... | 
| 00:20 | 頭部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廠商加碼高端... | 
| 00:20 | 公募基金三季報顯示中央匯金穩(wěn)定持... | 
| 00:20 | 年內私募機構“豪擲”超55億元參與...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