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宇雜談】
當無法與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干事業(yè),往往就陷入不知如何改變的掙扎中,這樣的例子太多了。
李宇嘉
姐姐的女兒,大學畢業(yè)一年了,還未找到穩(wěn)定的工作。姐姐和外甥女很著急,“都說知識改變命運,怎么到我這兒就變了呢”?我問道,現在外甥女在干嘛?姐姐說,當地政府為保就業(yè)率,統(tǒng)一安排“緩就業(yè)”的這批畢業(yè)生到社區(qū)工作,緩沖期2年,每月工資2500元。我說,這不挺好嗎?不用為生活發(fā)愁,還能在社區(qū)這樣接地氣的地方體會真正的生活。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經歷,60后、70后的人群是在物質匱乏時期出生,隨經濟高速發(fā)展而長大,沒有忘記幼時貧苦的記憶,也充分體會到了當下物質豐富帶來的生活幸福,因此多數這個年代的人有努力賺錢的欲望,并將這種認識深化為職業(yè)選擇上的價值觀判斷。簡單地說,能賺錢的體面工作,就是好工作。
我接觸到的很多小孩,受父母影響很深,不管是大學選專業(yè)、就業(yè)找工作,基本都是以“高薪”、“光鮮”作為最主要的導向。誠然,這是人之本能,也是適應生存之需要,但問題是,當所有人都這么做的時候,那些少數高薪的行業(yè),競爭越來越激烈,競爭方式越來越扭曲,人會變得越來越功利化了,焦慮感、疲憊感越來越強。
90后、00后基本都是獨生子女,大多是在物質極大豐富環(huán)境下成長起來的,讓他們更強調自我價值實現、自我表達和公民權利等,但甫一進入社會,他們就面臨著激烈的競爭,職業(yè)行為也不得不功利化,因此必須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競爭,996甚至007高強度地投入也讓他們根本無暇考慮實現自己的夢想。
當下,家長都特別重視小孩的興趣培養(yǎng),并鼓勵小孩大膽探索和嘗試。我相信,他們純凈的心靈中種下了很多小種子。正常的規(guī)律是,從小就能探尋每個小種子適合成長的土壤,待心智成熟時,這些小種子一個個破土,從而能從容地選擇哪個種子發(fā)育的方向才是適合自己的,并通過興趣和愛好驅動自己的職業(yè)選擇。
但從初中起,高分競爭耗盡了小孩們幾乎所有時間,大學畢業(yè)后,匆匆忙忙進入職場,又開啟了一場收入、地位、資產等領域的殘酷競爭,無法試錯各種職業(yè)選擇,多數大學畢業(yè)生也沒有充裕自由的時間、沒有各方容忍的自由空間去思考“我喜歡什么工作”、“我怎么掌握自己的人生”這一類的問題。
何為好工作?上世紀90年代的會計律師、電信運營商等行業(yè),本世紀前十幾年的金融和計算機行業(yè),前幾年的互聯(lián)網和創(chuàng)投行業(yè),現在的公務機關和國企等,都是不同階段的熱門行業(yè)。在不同階段,大家一窩蜂地涌入到當時所謂的熱門行業(yè),但到了工作崗位,又發(fā)現自己不適應、不喜歡,于是又頻繁地跳槽?,F在的新青年換工作更加頻繁了。
但任何新的工作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由于從沒有好好思考職業(yè)定位和價值,很少審視內心渴望和殘酷現實之間的矛盾。對如何在頻繁的工作中踐行不平凡的自我價值,體會和認識很少,對判斷成功的標準,也往往隨波逐流。多數人工作幾年以后,開始變得老成和油膩,以追逐工作升遷、財富積累來打消內心的自我質疑(我不喜歡,為何還要委屈自己)。
但是,在浮華中獲得的虛榮快感是很短暫、很空虛的,隨著年歲的增長,每當遇到內心渴望與現實難以妥協(xié)的困境時,無法與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干事業(yè),往往就陷入自我否定但不知如何改變的掙扎中。這樣的案例現實中太多了。回到開始的案例,如果沒有賺錢養(yǎng)家的顧慮,姐姐的小孩是可以借助這幾年的寶貴窗口期,去尋找自己和社會的最優(yōu)契合點的。
(作者系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
以上文章發(fā)表的言論,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證券時報立場。
23:46 | 南京化纖重大資產重組草案出爐 主... |
23:46 | 杰克股份:全力推進智能高端產品研... |
23:46 | 風范股份錨定海外市場 多元化布局... |
23:46 | 閏土股份穩(wěn)固業(yè)務基本盤 不斷強化... |
23:46 | 政策持續(xù)落地企業(yè)加碼研發(fā) 腦機接... |
23:46 | 推進國際化戰(zhàn)略 沃爾核材擬赴港上... |
23:46 | 小羽毛撬動大市場:羽毛球產業(yè)如何... |
23:46 | 打好“三張牌” 促羽毛球產業(yè)健康... |
23:46 | 房企債務處置進程提速 行業(yè)邁向發(fā)... |
23:46 | 佰仁醫(yī)療董事長金磊:堅持原研創(chuàng)新... |
23:40 | 一季度41家財險公司車均保費環(huán)比下... |
23:40 | 多家金融機構落實監(jiān)管要求披露助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