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產重整服務信托由冷轉暖,不僅與經濟環(huán)境相關,也與政策導向和行業(yè)變革相關。
近兩年,我國經濟發(fā)展面臨著日趨嚴峻復雜的內外部環(huán)境。新冠肺炎疫情此起彼伏,對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加之外部形勢不確定性加大,整個經濟、金融環(huán)境壓力巨大。在此背景下,市場主體困難明顯增多,以跨周期性和存量價值挖掘為特點的特殊資產投資,也顯得意義非常。
來自全國企業(yè)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的數據顯示,2021年破產案件公告多達5.9萬件,較2020年大增六成。另據銀保監(jiān)會披露,2020年末全國組建債委會2萬家。
政策導向方面,監(jiān)管部門一再勸導信托公司回歸本源,大力拓展服務信托。新近下發(fā)的《關于調整信托業(yè)務分類有關事項的通知(征求意見稿)》,特別將風險處置受托服務信托納為資產服務信托的一大類別。
今年3月,銀保監(jiān)會信托部主任賴秀福通過媒體發(fā)聲——在整個經濟下行周期,出現了不少高風險企業(yè)。對于這種現象,以往的解決辦法包括通過政府介入、成立債權人委員會或者由債權人直接起訴進入處置狀態(tài),但這些方法容易浪費很多的社會成本。“信托機構擁有專業(yè)服務能力和豐富的資產處置經驗,如果為債權人引入一家信托機構,通過信托機制提供一些風險處置的方案,則可以讓債權人省心省力。”
信托行業(yè)自身也處于深刻變革之中,融資類信托將逐步淡出歷史舞臺。相比于一些無法支撐機構盈利運營的轉型方向,單體規(guī)模龐大的破產重整服務信托確有獨到之處,因此也被寄予厚望。
在企業(yè)破產重整中引入信托架構,可以保障重整參與各方的利益平衡,推進重整計劃執(zhí)行;可以強化債權人在重整程序中的監(jiān)督權,保護債權人利益;也可以充分發(fā)揮信托的靈活性和管理優(yōu)勢,滿足重整案件的差異化需求。
從信托公司的業(yè)務實踐來看,目前有切實項目落地的機構數量尚不多,但更大的群體已瞄準這片市場,蓄勢待發(fā)。個別機構甚至不惜以超低報酬搶單,行業(yè)人士因此對該業(yè)務的生態(tài)產生了憂慮。
目前市場上的破產服務信托,究其本質可歸納為事務管理類財產權信托計劃?;窘灰捉Y構是破產企業(yè)股東作為委托人將企業(yè)股權、對企業(yè)的應收賬款等作為信托財產交付給信托公司并設立信托,之后破產企業(yè)股東以所獲得的信托受益權代企業(yè)償付債務,企業(yè)債權人因此成為了信托計劃受益人。而信托公司將按照受益人大會或其常設機構的指示,管理信托財產。原債權人以受益人身份逐步獲取信托利益,實現清償。
記者認為,正是上述“樸實無華”的交易結構,賦予了信托公司制度創(chuàng)新與突破的空間。在此前機構操刀的案例中,外界亦可看到機構通過輸出投資投行能力、設計個性化解決方案,為破產重整服務信托賦予更加鮮活的生命,收獲了規(guī)模、效益與口碑的多贏。
以平安信托為北大方正集團破產重整設置的“北極1號”為例,該項目在信托服務的基礎上增設了清收服務,通過清收效率、效果提升了債權人綜合清償率。而信托公司的業(yè)務收入,一方面來自提供事務性受托管理服務,另一方面則來自提供對資產的經營、處置、清收等服務,這些環(huán)節(jié)若產生收益可收取一定報酬。此外,這只信托計劃的管理和處置采用分層決策機制,區(qū)分對受益權權益影響的情況及時效要求的程度劃分決策層級,防止后續(xù)決策僵局或者久而不決等情況。
海航集團引入的破產重組服務信托則是“存續(xù)型重整”的典型案例,信托底層資產為信托計劃成立后通過總持股平臺實控及管理的全部底層資產。在該信托計劃項下,信托收益來源于其持有的股權資產的分紅、處置收益以及應收賬款的變現、處置,最終來源于重整完成后底層資產的經營收入、資產處置收入和未來戰(zhàn)略投資者的投入,以及持有的引戰(zhàn)平臺公司股權的未來分紅。此次重整服務信托的受益人為海航集團等321家公司債權人。同時,信托計劃還可能為不便持有信托受益權的主體及預留債權、提存?zhèn)鶛嗟葘氖芤鏅嘣O立代持主體。通過上述安排,實現了債權人身份向信托計劃受益人身份的轉化,債權受償權轉化為信托受益權,債權人的債權最終將通過信托計劃實現。
誠然,在如是繁雜的業(yè)務中博取收益絕非易事,但通過破產重組服務信托,叩開不良資產投資的大門顯然值得期待。
以共益?zhèn)顿Y為例,其本質也是非標債業(yè)務,信托公司在此領域積淀深厚,比在其他領域開疆拓土更有確定性。信托公司通過共益?zhèn)顿Y深入了解破產企業(yè)的情況,也是提前布局了真正的不良資產投資。
信托行業(yè)步入轉型攻堅期,面對當前的市場機遇與挑戰(zhàn),相關機構只有苦練內功,錘煉項目甄選、方案設計與運營保障等多項能力,才能在這類創(chuàng)新業(yè)務中打開局面,真正找到不易復制的盈利點。
| 23:44 | “出?!?、小游戲、電競 頭部游戲... |
| 23:44 | 汽車行業(yè)“千億元營收陣營”擴容 ... |
| 23:44 | “反內卷”顯效 第三季度光伏產業(yè)... |
| 23:44 | 濰柴動力2025年前三季度業(yè)績再創(chuàng)新... |
| 23:44 | 面板市場進入復蘇通道 頭部上市公... |
| 23:44 | 多家上市鋼企盈利能力提升 |
| 23:44 | 廣交會“智慧醫(yī)療專區(qū)”首秀 創(chuàng)新... |
| 23:44 | 潤澤科技下“笨功夫”角逐算力賽道 |
| 23:35 | 5000億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投放完... |
| 23:35 | 基金經理投資科技賽道“和而不同” |
| 23:35 | 年內新發(fā)公募基金數量已超去年全年 |
| 23:35 | 券商頻調另類子公司注冊資本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