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9年,市場關于東風汽車有限公司(下稱:東風有限)旗下東風汽車零部件(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東風零部件集團)整體上市的猜測,即將落地。
日前,東風科技(600081)公告稱,公司股票自1月21日起停牌,原因在于公司擬通過發(fā)行股份的方式吸收合并東風零部件集團并募集配套資金。東風科技透露,公司已于1月18日與實控人東風有限簽訂了吸收合并意向協(xié)議,而發(fā)行股份數量、發(fā)行價格、異議股東現(xiàn)金選擇權等交易整體方案的具體細節(jié),將在本次交易停牌期間進一步協(xié)商。
一等就是9年
工商資料顯示,東風零部件集團系東風科技的控股股東,其對東風科技的持股比例為65%。再往上一級,東風零部件集團的股東為東風有限及深圳市東風南方實業(yè)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東風南方),二者對東風零部件集團的持股比例為99.9%及0.1%,且東風南方的控股股東為東風有限。據此,東風有限為東風科技的實際控制人,而東風有限是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日產(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于2003年成立的合資車企。
東風科技上述股權關系形成的原因,可以追溯到9年前。在2009年底,直接持有東風科技65%股權的東風有限,對下屬零部件企業(yè)進行內部重組,成立了東風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下稱:東風零部件公司,即東風零部件集團的前身)。其中,東風有限將所持東風科技65%股權全部轉讓給東風零部件公司,這部分股權作價2.5億元,作為東風有限對東風零部件公司的注冊資本出資義務。
該項交易于2010年完成,東風零部件公司由此成為東風科技的控股股東。同在2010年,東風零部件公司注冊資本增加至22.3億元,并更名為東風汽車零部件(集團)有限公司。
值得說明的是,在前述交易過程中以及完成交易后,市場人士一度猜測,東風有限將東風科技股權轉讓給東風零部件集團,厘清了零部件板塊的股權關系,東風零部件集團未來有可能借東風科技實現(xiàn)整體上市。
這一等,就是9年。
東風科技日前停牌并公告稱,擬向東風零部件集團全體股東以發(fā)行股份的方式吸收合并東風零部件集團。東風科技暫未披露更詳細的信息,僅表示,發(fā)行股份數量、發(fā)行價格、異議股東現(xiàn)金選擇權等交易整體方案的具體細節(jié),將在停牌期間進一步協(xié)商。
公告顯示,本次吸收合并完成后,東風科技存續(xù)并將承繼及承接東風零部件集團的所有資產、負債、業(yè)務、人員、合同及其他一切權利與義務;東風零部件集團不經過清算程序辦理注銷手續(xù)。
核心業(yè)務系統(tǒng)化整合
東風科技為何在此時提出吸收合并控股股東東風零部件集團?
需要交代的是,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東風公司)目前旗下零部件制造企業(yè)有百余家,重點業(yè)務主要集中在8家零部件事業(yè)單元,主要包括東風汽車零部件(集團)有限公司、東風鴻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東風汽車有限公司裝備公司、東風商用車公司所屬零部件企業(yè)、東風特種商用車公司所屬零部件企業(yè)、東風格特拉克汽車變速箱有限公司、東風本田發(fā)動機有限公司、東風本田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其中,東風零部件集團和東風汽車有限公司裝備公司均在東風有限旗下。
東風公司官網資料還顯示,在2018年前三季度,東風零部件公司實現(xiàn)營業(yè)凈收入106.48億元,同比增長1.6%,完成全年預算目標的73%。
對比已經在A股上市的130家汽車零部件公司,東風零部件集團在去年前三季度實現(xiàn)的這一營收成績,排名第六位。排名第一的華域汽車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1187.99億元。數據還顯示,東風零部件集團控股的東風科技在去年前三季度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44.94億元,排名第二十。
實際上,按照東風有限轉讓東風科技時的資料,東風零部件集團的定位是東風有限旗下的一家專業(yè)從事汽車零部件業(yè)務的控股子公司,將致力于成為“最具競爭力的、能夠持續(xù)為客戶提供增值服務的中國汽車零部件航母”。
根據東風科技的2018年半年報,該公司主營產品為組合儀表、傳感器及軟軸,汽車制動系、供油系、壓鑄件、內飾件,摩托車供油系統(tǒng),轎車、卡車及汽配銷售。旗下主要控股公司為湛江德利公司、東風十堰延鋒公司、東風延鋒公司、東科克諾爾銷售公司、東儀汽貿公司、東風電子公司。其中,除了東儀汽貿公司在去年上半年出現(xiàn)虧損外,其余控股公司均實現(xiàn)盈利。
而東風零部件集團旗下除了東風科技外,參控股公司包括東風汽車傳動軸有限公司、東風汽車泵業(yè)有限公司、東風活塞軸瓦有限公司、東風汽車緊固件有限公司、東風汽車懸架彈簧有限公司等。其中,東風汽車傳動軸有限公司在去年提出了扭虧口號。
根據東風公司官網,該公司已經確立了“混+改”(10+8+5)三大類重點改革項目,包括10個先導性混合所有制改革項目、8個三項制度改革重點課題、5類中長期激勵方式。其中,東風零部件集團正在按照“業(yè)務歸核化、資源系統(tǒng)化、產品模塊化、資本證券化”的思路,加快推進制動與智能駕駛系統(tǒng)、座艙與車身系統(tǒng)、底盤系統(tǒng)、新能源電驅動系統(tǒng)、熱管理系統(tǒng)、動力總成部件系統(tǒng)和輕量化技術“6+1”核心業(yè)務系統(tǒng)化整合。
值得說明的是,在去年11月17日、18日,東風汽車底盤系統(tǒng)有限公司、東風電驅動系統(tǒng)有限公司相繼掛牌,這一舉措被東風公司解讀為東風零部件集團“6+1”核心業(yè)務系統(tǒng)化、模塊化整合提速。
“汽車模塊化平臺研發(fā)制造”,是指車企基于通用度較高的某一基礎構架研發(fā),制造不同級別、不同種類以及不同品牌的車型。模塊化平臺可以通過提升部件、模塊的通用化程度以縮短研發(fā)周期,降低研發(fā)成本。目前大眾、通用等車企均推出了核心模塊化平臺。
據悉,東風零部件集團新掛牌的東風汽車底盤系統(tǒng)有限公司由東風車輪、東風傳動軸、東風懸架彈簧、東風泵業(yè)4家汽車零部件公司整合而成,注冊資本4.79億元,主營鋼車輪、鋁車輪、鋼板彈簧、空氣懸架、傳動軸等汽車底盤系統(tǒng)核心零部件(總成)產品;東風電驅動系統(tǒng)有限公司是由東風科技收購東風汽車電氣有限公司,并與旗下的東風汽車電子有限公司合并重組成立的,主營驅動電機、電機控制器、整車控制器、汽車儀表、汽車電子、傳感器、發(fā)電機和起動機等業(yè)務。
目前,東風科技吸收合并東風零部件集團的方案暫未出臺,但從解決同業(yè)競爭的角度看,東風零部件集團進行模塊化整合的過程中,其零部件業(yè)務或將與東風科技產生重疊,而相關零部件業(yè)務的整體上市,是解決同業(yè)競爭問題的方式之一。
12:31 | 傳化集團與浙江人形機器人創(chuàng)新中心... |
12:12 | 協(xié)鑫能科虛擬電廠調節(jié)能力突破550M... |
12:11 | 海特高新召開業(yè)績說明會:加強研發(fā)... |
11:01 | 工銀瑞信基金董事長趙桂才:提高權... |
11:00 | 嵐圖汽車正式登陸中東 |
10:59 | 第二屆電力行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大會在廣州... |
10:49 | 中金廈門安居REIT擴募獲受理 |
09:58 | 賀普藥業(yè):公司在研新藥的二期臨床... |
09:56 | 直擊同力股份年度股東大會:加速海... |
09:56 | 國芯科技聚焦核心方向 推動AI與量... |
09:55 | 行業(yè)景氣度提升驅動高速光模塊需求... |
09:55 | 老牌券商資管總經理人選落定,成飛...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