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wěn)字當頭,以我為主。
2021年,全球金融市場波動頻現,世界經濟復蘇形勢波詭云譎。我國貨幣政策收放之間,底氣足、空間大,盡顯戰(zhàn)略考量。一個負責任、定力穩(wěn)的大國央行形象巍然矗立。
兩次人民幣存款“降準”,兩次外匯存款“升準”;有再貸款再貼現等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常態(tài)化使用,更有碳減排支持工具等創(chuàng)新工具“入箱”……
2021年,我國貨幣政策精準調控漸入臻境:緊扣“六穩(wěn)”“六保”,穩(wěn)健的貨幣政策靈活精準、合理適度,在實現宏觀杠桿率持續(xù)下行之余,將精準支持實體演繹至恰到好處。
貨幣政策調控是門科學,亦是門藝術。2021年,中國央行在精準調控之時,將“力”與“美”的琴鍵,彈出一手和諧的奏鳴曲。期待2022年,中國央行有更出色的演奏。
“以我為主”凸顯從容
2021年,全球經濟在復蘇路上跌跌撞撞前行,發(fā)達國家貨幣寬松潮水漸退,而我國貨幣政策“以我為主”,保持定力。
美國國債收益率自年初起大幅上行,曾引發(fā)市場普遍關注:國際資本流入會否轉向?對中國經濟影響幾何?對此,央行擲地有聲:“美債收益率上行和未來美聯儲調整貨幣政策對我國的影響有限且可控。”
央行在一季度貨幣政策執(zhí)行報告中回應稱:“貨幣政策要穩(wěn)字當頭,保持貨幣政策的主動性,珍惜正常的貨幣政策空間,同時密切關注國際經濟金融形勢變化,加強跨境資本流動宏觀審慎管理,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以我為主開展國際宏觀政策協調。”
同一時期,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和主要經濟體通脹指標呈上行態(tài)勢,“輸入性通脹”一度成為市場熱詞。面對市場擔憂,央行及時發(fā)聲:“輸入性通脹的風險總體可控”。我國在去年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時堅持實施正常的貨幣政策,沒有搞大水漫灌,經濟發(fā)展穩(wěn)中向好,保持了總供求基本平衡,不存在長期通脹或通縮的基礎。
不搞大水漫灌,在特殊時期實施的貨幣政策,已適時回歸常態(tài)。對此,央行在二季度貨幣政策執(zhí)行報告已有定調——“總體來看,疫情發(fā)生以來我國堅持實施正常的貨幣政策,今年上半年,貨幣政策力度已基本回到疫情前的常態(tài),在全球宏觀政策中保持領先態(tài)勢”。
回顧這一年,“正常的貨幣政策空間”增強了我國金融體系應對外部沖擊的韌性,也為政策靈活施放提供了穩(wěn)固基礎。而在全球央行中率先適時回歸常態(tài)化貨幣政策,也使得我國經濟體系在面對不確定性時,更加從容、愈發(fā)自主。
近半年內,兩次全面降準接連落地,分別釋放長期資金約1萬億元、1.2萬億元,支持實體經濟發(fā)展的“活水”更為充裕;同時,外匯存款“升準”兩度實施,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保持基本穩(wěn)定,匯率機制展現了“穩(wěn)定器”的功能,助力貨幣政策“以我為主”。
華鑫證券首席固收分析師丁曉峰表示,我國堅持實施正常的貨幣政策,把握好穩(wěn)健貨幣政策的力度和節(jié)奏,政策發(fā)力空間仍然較大。“特別是疫情發(fā)生以來,我國貨幣政策保持定力,流動性合理充裕、不松不緊,促使企業(yè)融資成本穩(wěn)步下降,效果顯著。這為2022年經濟結構轉型,扶持中小企業(yè)成長提供了更多空間。”
近日出爐的2021年最后一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久違地以“降息”定格。興業(yè)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認為,此次LPR降低可直接帶動新發(fā)生貸款利率降低,明年需重新定價的存量貸款利率也將同步下行,可為金融系統向實體經濟讓利提供有利環(huán)境,支持經濟高質量發(fā)展。
精準回應市場關切
展現溫度
持續(xù)進行預期引導,精準回應市場關切,被中國央行運用得嫻熟自如。
今年以來資金市場情緒幾番糾結,譬如11月,萬億元逆回購在當月首周密集到期,亦有萬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在月內到期,同時,11月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發(fā)行量多達約9000億元,創(chuàng)下今年最高。
密集到期的資金“洪峰”之下,市場不乏焦慮情緒:能平穩(wěn)渡過嗎?央行打破常規(guī),從11月初開始,公開市場操作力度層層加碼:從100億元到500億元,再從500億元至1000億元……熨平資金波動,讓市場主體吃下“定心丸”,其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的“深意”顯露無遺。
為避免市場主體對于貨幣政策取向產生誤讀,央行更是反復強調,市場在觀察央行公開市場操作時,應重點關注公開市場操作利率、MLF利率等政策利率及市場基準利率在一段時間內的運行情況,不應過度關注央行操作數量。
再譬如,外匯市場中,做多人民幣情緒幾度高漲,單邊押注行為顯露苗頭,“羊群效應”蠢蠢欲動。今年5月、11月,市場情緒成為推升人民幣升值的重要力量。面對市場非理性預期,監(jiān)管多次發(fā)聲,強調“風險中性”理念,更是首提“合理均衡是目標,偏離程度與糾偏力量成正比”,促使人民幣回歸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wěn)定。
還有備受關注的房企融資市場。此前,受個別房地產企業(yè)風險事件連鎖反應影響,市場情緒一度悲觀。為此,一段時間以來,金融監(jiān)管部門頻頻定調“保持房地產信貸平穩(wěn)有序投放”,強調“房地產市場合理的資金需求正在得到滿足”。近兩個月,央行更是將月度個人住房貸款統計數據單獨發(fā)布,為市場注入信心。
丁曉峰認為,今年以來,央行公開市場操作“預調微調”基調明顯,以小額投放為主,通過熨平短期流動性減少對長期流動性的沖擊,有效穩(wěn)定長期融資利率,引導企業(yè)長期融資成本下行。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夏丹預計,2022年房地產市場以穩(wěn)為主,促進需求正常釋放。預計個人按揭貸款新增額度同比有所提升,審批放款速度加快,按揭利率也可能結構性回調,以重點滿足首套房、改善型需求為主,促進購房剛需正常釋放。
結構性工具“挑大梁”
精準滴灌提高“直達性”
作為貨幣政策今年的重頭戲,結構性工具頻頻登臺亮相,以其“精準滴灌”的特點,提高政策的“直達性”。
2021年,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接續(xù)出爐,對于綠色發(fā)展、小微企業(yè)等領域的金融支持力度不斷升級:3000億元支小再貸款、創(chuàng)設碳減排支持工具、2000億元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下調支農支小再貸款利率0.25個百分點……
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進一步采取市場化方式加強對中小微企業(yè)的金融支持,將普惠小微企業(yè)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支持工具轉換為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將普惠小微信用貸款納入支農支小再貸款支持計劃管理。
“這種結構性小微信貸工具的創(chuàng)新點多,有助于提升政策傳導,能夠起到精準支持小微企業(yè)的作用,有效緩解小微企業(yè)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同時,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地方中小銀行的負債壓力。”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說。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穩(wěn)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綠色發(fā)展的支持。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要協調聯動,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觀調控政策要有機結合。
在業(yè)內人士看來,這意味著,貨幣政策的結構性特征將進一步強化,碳減排支持工具、再貸款再貼現和直達實體經濟政策工具的牽引帶動作用將得到進一步發(fā)揮。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認為,明年上半年,貨幣政策邊際寬松帶來的增量資金,會優(yōu)先向小微企業(yè)等重點領域投放;其次,明年結構性貨幣政策還將擔當重要角色,其中,支小再貸款規(guī)??赡芾^續(xù)擴大,碳減排支持工具將開始發(fā)力,不排除推出定向支持科技創(chuàng)新政策工具的可能性。
丁曉峰認為,總體看,2022年,貨幣政策首先仍然堅持預調微調,其次有望采用定向降準,TMLF、LPR降息,結合再貼現再貸款及信用緩釋工具創(chuàng)設,最終起到結構性支持,促進各種類型企業(yè)融資環(huán)境得到改善,從而真正起到穩(wěn)增長保就業(yè)的作用。
 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2021年第四季度例會指出 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2021-12-27 02:10
  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2021年第四季度例會指出 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2021-12-27 02:10
              四季度貨幣政策委員會例會釋放了哪些政策信號?2021-12-27 01:08
  四季度貨幣政策委員會例會釋放了哪些政策信號?2021-12-27 01:08
              央行:穩(wěn)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 增強前瞻性、精準性、自主性2021-12-26 15:29
  央行:穩(wěn)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 增強前瞻性、精準性、自主性2021-12-26 15:29
              1年期LPR時隔19個月下調 釋放貨幣政策逆周期調控加力信號2021-12-21 01:02
  1年期LPR時隔19個月下調 釋放貨幣政策逆周期調控加力信號2021-12-21 01:02
              1年期LPR時隔19個月迎來下調 釋放貨幣政策逆周期調控力度加大信...2021-12-20 15:32
  1年期LPR時隔19個月迎來下調 釋放貨幣政策逆周期調控力度加大信...2021-12-20 15:32
             | 12:24 | 晶澳科技現金流連續(xù)四個季度向好 ... | 
| 12:23 | 第三季度扣非凈利潤同比激增1040.8... | 
| 12:14 | 多元化布局構筑發(fā)展護城河 晶科科... | 
| 11:49 | 國發(fā)股份第三季度扭虧為盈 定增募... | 
| 11:49 | 2025金融街論壇年會平行論壇:以綠... | 
| 11:48 | 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37% 山... | 
| 11:47 | 捷邦科技2025年前三季度業(yè)績飆升 ... | 
| 11:46 | 益諾思:前三季度新簽訂單金額同比... | 
| 11:45 | 比亞迪前三季度營收達5662.66億元... | 
| 11:39 | 沃特股份2025年前三季度增收增利 ... | 
| 11:38 | 山東高速前三季度經營穩(wěn)健 有序推... | 
| 11:37 | 北京銀行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210.64...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