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xù)3日成交額突破萬億之后,2月24日,A股未受外圍股市大跌影響,成交繼續(xù)放量。展望后市,基金經理認為,市場出現部分潛在風險,尚不具備全面牛市條件??紤]到當前流動性環(huán)境、市場情緒等因素,目前宜以中等倉位靈活應對,同時也做短線操作。板塊方面,凝聚共識的科技股表現一枝獨秀,但考慮到前期漲幅不小,估值已不便宜,需警惕回撤風險。
A股走勢獨立
新冠肺炎疫情使全球資本市場遭受沖擊。原油周一開盤大跌,避險需求促使金價大漲。同時,24日歐洲股市開盤全線大跌,截至下午5時,德國DAX指數跌下3.71%,英國富時100指數下跌3.04%,法國CAC40指數下跌3.56%。而美國股指期貨亦大跌,納指期貨跌超3%,標普500指數期貨下跌2.46%,道指期貨下跌2.38%。同時,24日亞太股市收盤全線下跌。其中,韓國綜合指數下跌3.87%,創(chuàng)逾16個月最大跌幅。此外,澳大利亞ASX200指數下跌2.25%,新西蘭NZX50指數下跌1.79%。
雖然外圍股市大跌,但A股走勢依舊獨立。截至24日收盤,上證綜指小幅下跌0.28%,深證成指上漲1.23%,創(chuàng)業(yè)板指則強勢上漲1.68%。從盤面上看,口罩、超級電容、通信設備、5G等板塊大漲,同時半導體、云辦公、集成電路等板塊漲幅居前。成交額方面,24日兩市成交突破1.2萬億元,刷新2015年12月以來新高。
估值方面,當前A股整體估值回升到歷史均值附近。截至2月24日,全部A股PE(TTM)由節(jié)后的17.30倍上升至18.32倍,而中小板和創(chuàng)業(yè)板PE(TTM)更是上升明顯,創(chuàng)業(yè)板指從54.31倍漲至64.38倍。與此同時,經過兩周的拉升,中證500指數期貨(IC)期現差脫離底部極值區(qū)域,短期風險偏好指標進入中偏高區(qū)域。
關注潛在風險
在外圍股市大跌的背景下,A股結構性行情仍在延續(xù)。對此,某私募基金經理王全(化名)認為:“目前市場存在一些潛在風險,比如外圍疫情加劇,股市波動加大等。但也不可否認,當前A股流動性環(huán)境較好,市場情緒、賺錢效應都很不錯,因此完全空倉也容易踏空。”
灃京資本基金經理吳悅風表示,未來需關注兩方面的潛在風險,一是疫情全球擴散或全球經濟顯現疲弱狀態(tài)。海外股市更敏感,尤其是美股波動率處于低位,標普500中頭部公司估值處于高位,可能發(fā)生波動;二是受疫情影響,多數上市公司面臨業(yè)績壓力,會壓制市場情緒。
王全表示,當前策略是保持中等偏低倉位,靈活應對。事實上,最近已進行了幾次較短線操作。在市場賺錢效應強時,如果過于謹慎保守,基金凈值不漲,投資者可能就會贖回。
雖然市場已有隱憂,但基金人士仍看好市場中期走勢。朱雀基金表示,當前亞洲和北美的疫情有擴散傾向,若防控不力導致蔓延,對疫情和全球經濟的預期將扭轉。金融市場的表現已體現出對經濟的擔憂,作為各自領域里風險收益比最高的配置選擇,美元、黃金、A股成為表現最好的資產。A股方面,當前流動性寬松,近期可能出現階段性高點。不過,后續(xù)深度調整的可能性明顯下降。
煜德投資延續(xù)市場中期樂觀的判斷,認為支撐市場走強的中期邏輯并沒有明顯變化,市場延續(xù)當前結構性行情的可能性仍然較大。
科技股仍是首選
近一段時間,A股漲幅明顯,尤其是科技板塊表現更為火熱。展望后市,基金經理認為需警惕回撤風險,但在倉位布局上,凝聚共識最強的科技股依舊是首選。
王全認為,當下已有不少“牛市來了”的聲音,但其實類似聲音過去也有,共同原因是年初信貸數據不錯。綜合看,目前A股尚不具備發(fā)動全面牛市行情的條件。雖然流動性偏寬松利好股市,但疫情對供應鏈造成一定影響。
凝聚共識最強的科技股依舊是基金經理的首選。一位私募基金投資總監(jiān)表示,目前倉位中均為科技股。雖然優(yōu)質科技股漲幅已不小,估值并不便宜,但在較為寬松的流動性和增量資金入場情況下,大幅回調的可能性也不大。該投資總監(jiān)認為,由于估值不便宜,當前選股層面的重要性有所弱化,更多關注的是倉位層面的應對,如果市場出現較大風險,也將果斷賣出。
和聚投資科技行業(yè)首席分析師陳劍表示,2020年科技股站在風口,全年看好以5G為核心、信息技術應用創(chuàng)新以及華為產業(yè)鏈三大主線。
九泰基金表示,在增量資金入場明顯為市場提供趨勢外推動力的背景下,應密切關注逆周期調節(jié)方向。配置方面,成長板塊整體繼續(xù)看好,重點關注半導體、消費電子、云計算、通信、新能源汽車、傳媒等板塊。
 成長風格或松動 基金經理著手調...2020-02-25 06:29
  成長風格或松動 基金經理著手調...2020-02-25 06:29
              科技類ETF基金火爆 53只科技股獲...2020-02-25 06:19
  科技類ETF基金火爆 53只科技股獲...2020-02-25 06:19
             | 19:07 | 京能電力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三季度... | 
| 18:58 | 安旭生物前三季度實現營業(yè)收入3.25... | 
| 18:56 | 央行:9月份債券市場共發(fā)行各類債... | 
| 18:55 | 科創(chuàng)板成長層“迎新” 禾元生物市... | 
| 18:54 | 向海圖強 北部灣港高水平推進國際... | 
| 18:51 | 芯海科技:關于“芯海轉債”預計觸... | 
| 18:51 | 新相微:關于獲得政府補助的公告 | 
| 18:51 | 揚杰科技:范鋒斌不再擔任公司董事... | 
| 18:51 | 英特集團:關于子公司英特藥業(yè)收購... | 
| 18:50 | 永太科技:無逾期對外擔保 | 
| 18:50 | 張江高科:關于全資子公司——上海... | 
| 18:50 | 浙農股份:關于以公開掛牌方式轉讓...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