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包興安
5月24日,國家發(fā)展改革委發(fā)布消息,5月17日,全國政協在京召開專題協商會,圍繞“推動數字經濟持續(xù)健康發(fā)展”進行協商議政。對于全國政協委員在會議上的建議,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念修回應表示,目前,發(fā)改委正在牽頭加快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正在牽頭制定數據要素基礎制度文件,研究起草推動數字化轉型的指導意見。
數據流通使用存“堵點”
林念修表示,關于深度挖掘數字要素價值,拓展數字經濟發(fā)展空間的問題。按照中央部署,發(fā)改委正在牽頭制定數據要素基礎制度文件。下一步,將加快推動文件出臺,著力建設四方面制度。一是建立保障權益激活價值的數據產權制度。二是建立合規(guī)高效、場內外結合的數據要素流通交易制度。三是建立體現效率、促進公平的數據要素收益分配制度。四是建立安全可控、彈性包容的數據要素安全治理制度。
當前,數據要素深入滲透到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對其他生產要素產生放大、疊加、融合、倍增效應。與傳統生產要素相比,數據要素具有諸多新特點,但數據基礎制度尚未完善,數據要素市場體系尚未成熟,數據流通使用仍存在一些“堵點”。
無錫數字經濟研究院執(zhí)行院長吳琦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主要面臨數據確權難、市場培育難、開放共享難三個問題。
“隨著新技術、新模式、新業(yè)態(tài)的不斷涌現以及數據要素的縱深開發(fā)利用,數據權屬生成過程日趨復雜多變,而且由于缺少數據隱私、安全保護的機制,數據泄密風險、交易法律風險高企,數據濫用和壟斷現象頻發(fā),進一步增加了確權的難度。”吳琦進一步表示,同時,數字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較為突出,造成不同程度的“數字鴻溝”,不利于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數據要素市場建設。此外,我國現有的數據開放共享政策體系較為籠統,行業(yè)和區(qū)域的數據壁壘難以打破,導致數據資源欠缺統籌管理、條塊分割等問題普遍存在。這些問題的解決需要有一個牽頭部門來推動建立健全數據要素基礎制度。
加快構建數據基礎制度
為加快構建數據基礎制度,今年3月21日,國家發(fā)展改革委發(fā)布《關于對“數據基礎制度觀點”征集意見的公告》(簡稱《公告》),梳理匯總了關于構建數據基礎制度的總體思路、數據產權、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等制度規(guī)則方面的若干觀點,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例如,《公告》建議探索建立現代數據產權制度,推動數據持有權、使用權等相關權利有序分離與流通,滿足數據流通使用需求;進一步完善和規(guī)范數據流通規(guī)則,構建在使用中流通、場內場外相結合的交易制度體系;引導大型國企、大型互聯網企業(yè)將具有公共屬性的數據要素開放至數據交易市場;引導多種類型的數據交易所共同發(fā)展;推進數字貿易基礎設施建設;按照“誰投入、誰貢獻、誰受益”的原則,著重保護數據要素各參與方的勞動收益。
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chuàng)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對數據流通市場的堵點和難點,需要從供給角度來優(yōu)化,包括數據產權、合規(guī)交易、收益分配、數據安全、交易體系等諸多方面,其中最大的難點是數據產權和權益分配問題,而通過“誰投入、誰貢獻、誰受益”的原則,的確為數據確權探索出了一條切實可行的道路,指明了方向。這個權屬的認定方式非常具有前瞻性,適合數據市場的交易特征。
盤和林建議,可以通過“案例”方式幫助行業(yè)內自動劃定數據權屬,分配權益。數據是一種全新要素,和過去勞動力、技術、土地等要素不同,數據具備共享特性,有些數據屬于公開數據,在確權上存在一定難度,而“案例”可以很好劃定權屬邊界,為現實中的數據交易提供參考。
在吳琦看來,建立健全數據產權、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等制度規(guī)則,應從三個方面著手:一是加強頂層設計,加快數據法規(guī)細則制定及執(zhí)行,制定包括數據產權界定、數據開放共享、數據安全等在內的可操作的實施細則和辦法;二是加大數據要素市場主體培育力度,培育更多合格市場主體。提升數據要素應用水平,鼓勵開展重點行業(yè)應用試點示范,提升農業(yè)、工業(yè)、服務業(yè)領域的數據消費和供給規(guī)模;三是鼓勵使用最新數字安全計算技術,推動數據在交易流通和使用全過程中安全應用。
(編輯 孫倩)
國常會部署6方面33項措施穩(wěn)經濟 專家詳解政策要點2022-05-24 14:50
小發(fā)行量可轉債新券被熱炒 專家提醒需警惕嚴重高估的轉股溢價率2022-05-24 00:46
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創(chuàng)近17年來最大單日升幅 專家預計短期人民幣...2022-05-24 00:45
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創(chuàng)近17年來最大單日升幅 專家預計短期人民幣...2022-05-23 19:13
道指創(chuàng)近百年來最長連跌紀錄 專家預計美股震蕩調整態(tài)勢還將延續(xù)2022-05-23 00:16
| 00:21 | 微型發(fā)光二極管加快商業(yè)化 企業(yè)搶... |
| 00:21 | 政策、資本、技術三重驅動 中國創(chuàng)... |
| 00:21 | 出險房企化債超1.2萬億元 行業(yè)風險... |
| 00:20 | 兗礦能源前三季度商品煤產量創(chuàng)新高 |
| 00:20 | 寶鋼股份第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增超13... |
| 00:20 | “三桶油”持續(xù)推進增儲上產 |
| 00:20 | 五糧液前三季度營收超609億元 擬合... |
| 00:20 | 已披露三季報顯示 26家A股食品飲料... |
| 00:20 | 上市公司業(yè)績說明會向專業(yè)化平臺升... |
| 00:20 | 頭部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廠商加碼高端... |
| 00:20 | 公募基金三季報顯示 中央匯金穩(wěn)定... |
| 00:20 | 年內私募機構“豪擲”超55億元參與...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